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的优点是较少受地域限制,因为阳光普照大地;光伏系统还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低污染、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及建设周期短的优点。论文网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理论上讲,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 无处不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基本元件是太阳能电池(片),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和薄膜电池等。单晶和多晶电池用量最大,非晶电池用于一些小系统和计算器辅助电源等。
1.3.3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光伏发电产业的进步,它在并网光伏系统中主要承担
电能转换、功率调节及保护等作用。根据近几年相关技术方面的资料统计,大致可分
为以下几个主要方向研究。
并网光伏系统一般控制为电流源,以达到较高的输出功率因数。控制系统包括
PWM控制、锁相环PLL控制、电流控制、电压控制、温度控制、MPPT控制、同步控
制,以及保护、故障检测、电能量测计算等。控制目标集中于提高MPPT效率、减小
THD、减小纹波等方面。MPPT方面,目前除了常用的恒定电压法(CVT),常见的还有扰动观测法(P&O,Perturb and Observe)、电导增量法(Incremental Conductance)及其衍生的方法。
扰动观测法的原理是每隔一定的时间增加或者减少光伏阵列输出电压,并观测之后其输出的功率变化方向,以决定下一步的控制策略。其优点是:模块化控制回路,跟踪方法简单,实现容易,对传感器精度要求不高;缺点是在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附近振荡运行,导致一定功率损失,跟踪步长的设定无法兼顾跟踪精度和响应速度,并且在特定情况下会出现判断错误情况。电导增量法通过比较光伏阵列的电导增量和瞬间电导来改变控制信号。该算法控制精确,响应速度比较快,但是对硬件特别是传感器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因而整个系统的硬件造价也较高。由于光伏电池曲线在弱光照条件下较强光条件下平缓,不容易判断最大功率点,因此今后MPPT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弱光照、局部阴影和光照快速变化情况下的最大功率准确跟踪。
波形控制方面,越来越多的系统选择数字化,可使用PI控制、滞环控制、重复控制等控制方法。电网电压前馈系数为全桥逆变器等效放大倍数的倒数,用以消除电网电压的干扰。根据模拟域的极点配置设计方法,获取并网对象为单电感的模拟域PI参数。再将模拟域的PI参数离散化极为数字控制系统的PI参数。电压外环采用数字PI控制器。给定直流电压指令与电容电压的误差经PI调节生成并网电流的有效值。通过调节并网有功电流的有效值大小(即并网功率),使DC/DC的输入功率与并网的输出功率平衡,从而保证母线电容电压维持在给定值。文献综述
1.4 本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Matlab移频法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孤岛检测研究(3):http://www.751com.cn/zidonghua/lunwen_75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