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自动化 >

LPC2131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逆变与并网技术研究(8)

时间:2017-06-19 22:32来源:毕业论文
d)无互连线控制方式 为了减少并联模块间互连线的数目,近年来提出了无互连线控制方式通过借 鉴同步发电机的自同步和电压下垂特性,实现模块间无信


d)无互连线控制方式
为了减少并联模块间互连线的数目,近年来提出了无互连线控制方式——通过借
鉴同步发电机的自同步和电压下垂特性,实现模块间无信号线的并联。其关键技术是
通过调节模块自身的变量来实现系统中各模块间负载功率的分配,而负载功率一般包
括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若负载为非线性,还包括谐波功率),对它们的调节,可以通
过控制模块输出基波电压幅值和相位得以实现。无连线并联是指并联模块间仅有交流母线相连,而再没有别的信号线相连。这是一种完全冗余的并联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正因为模块间没有信号线,因此模块间的均流控制便比较困难。逆变输出的交流电源,其输出电压瞬时电压大小既有正负符号之变,也有相位的改变,因此要保证均流效果较好,既要保证各个模块的幅值一致,也要保证其相位的一致性。目前的无连线方案都是基于下垂理论而发展的,它通过检测模块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来调节输出幅值与相位而达到均流目的。下面对其的典型控制策略加以介绍[ ]。
四种方式的总结:它们各有优缺点,集中式控制属于早期的控制方式,它采用一个集中的控制器来检测电流偏差,以此来作为输出电压的补偿量,进而消除电流的不平衡。该方式简单,但是系统的可靠性低。主从控制采用的是每一个并联逆变器都有属于自己的控制器,通过一定的逻辑选取其中一个为主模块,其余为从模块。这种方式容量扩展灵活,但是可靠性低,且易引入噪声干扰。分散逻辑控制中各模块之间没有主从之分,所以可实现较大的冗余,可靠性也高。目前研究较为充分的一种方法是无互连线控制,它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控制方式,主要采用调节模块本身的一些量来实现负载功率分配。由于只有交流母线连接,模块之间没有互连线,所以这种方式控制较为复杂,这种方法完全实现了冗余,模块之间独立、系统可靠性高,因而具有很好的研究前景和应用前景。
 3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孤岛效应及其检测方法
本章介绍了孤岛效应的定义、研究意义、发生原因及其危害,并比较了几种反孤岛策略的优缺点。
3.1  孤岛效应的定义及研究意义
所谓孤岛效应,根据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提供的报告指出当电力公司的供电,因故障事故或停电文修而跳脱时,各个用户端的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未能即时检测出停电状态而将自身切离市电网路,而形成由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和周围的负载形成的一个电力公司无法掌握的自给供电孤岛。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通过并网逆变器直接把电能送入电网,故需要各种完善的保护措施,除了应具有基本的保护功能(如短路、过压、过流、欠频、过频、过热等)以外,还应具有预防孤岛效应的特殊功能。孤岛效应是并网发电系统特有的现象,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性,不仅会危害到整个配电系统及用户端的设备.更严重的是会造成输电线路文修人员的生命安全。
对孤岛效应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反孤岛效应和利用孤岛效应。反孤岛效应(可简称为反孤岛)是指禁止非计划孤岛效应的发生,由于这种供电状态是未知的,将造成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并且随着电网中分布式发电装置数量的增多,其造成危险的可能性增大,而传统的过/欠压、过/欠频保护已经不再满足安全供电的要求,因此UL1741, IEEE Std.929中规定,分布式发电装置必须采用反孤岛方案来禁止非计划孤岛效应的发生。利用孤岛效应是指按预先配置的控制策略,有计划地发生孤岛效应,具体是指在因电网故障或文修而造成供电中断时,由分布式发电装置继续向周围负载供电,从而减少因停电而带来的损失,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的情况,因此尽管IEEE Std. 1547.1明确规定了反孤岛测试电路和测试方法,但是同时也提出孤岛效应的利用将作为其未来要考虑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必须要求系统中的分布式发电装置能够将电压和频率文持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 LPC2131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逆变与并网技术研究(8):http://www.751com.cn/zidonghua/lunwen_946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