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收入现状
农民是城镇化的主体,城镇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实现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包括身份、就业、住房、福利、社会保障等等一系列的转变,而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收入的转变,既包括收入量转变,又包括质的转变。量的转变主要指农民实际收入多少的变化,保证农民收入总量的增加;质的转变是指农民收入来源和收入方式的变化,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同时,就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言,一方面,农民收入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城镇化建设为大量农民工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反过来,农民收入的变化又反作用与城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镇化的进程,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在根本上决定着农民的消费能力,制约着农民是否有能力融入城镇,适应城镇生活。所以说,促进农民增收,既是城镇化建设的内在驱使,更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8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为9.3%,高出GDP实际增速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2.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连续4年下降,由2009年的3.33:1下降到3.03:1。”[1]从数据上看,农村居民收入保持相对快速健康发展,但是与人均总收入29547元、可支配收入26955元的城镇居民相比依然存在巨大差距。虽然名义上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城乡居民收入比是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农村居民纯收入。二者的区别在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可以全部用于日常生活开支的收入;而农民纯收入,却还包含着农民要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基金,也就意着农民纯收入是无法全部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另外,二者并没有反映出城乡居民在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隐性收益差距。
由此可见,真实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能要比单纯的数据差距更为巨大。在我国两亿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员直接或者间接服务于城镇化建设(“2013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农民工直接从事建筑业的比重为18.4%”[2])。但是,巨大的城乡差距却表明,在当前的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居民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城乡居民不对等的地位关系使得农村居民难以充分享有城镇化建设的成果,这也造成了在目前的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许多不利于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二、城镇化中影响农民收入的具体因素
(一)失地致使部分农民失去基本收入来源
土地是农民生活的基本来源,也是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基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镇化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与日俱增,各地地方政府对土地的征用面积也是逐年递增,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大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农业生产收入锐减,而其务工以及个体经营收入增长又有限,造成他们实际收入水平的下降,严重影响了失地农民长远的日常生活。“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累计不少于4000万,有抽样调查显示,在失地人口中,大约有60%的农民失去土地后遇到了生活困难的问题,超过八成失地农民对于未来的生活状况表示担忧。”[3]
一方面,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越来越强调市场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对求职者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对于失地的农民来说,他们大多既没有高等文凭也不具备高级的技术能力,这就是使得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完全没有竞争优势。他们大多都面临着就业难问题,即使能够就业,也存在着工作不稳定,待遇收入偏低等问题。 浅析中国城镇化与农民增收影响农民增收因素探析(2):http://www.751com.cn/faxue/lunwen_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