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法学论文 >

反网络谣言研究(3)

时间:2020-08-02 10:47来源:毕业论文
3. 法律 不完善,惩罚力度不够 近年来我国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正在一步步完善,但依旧有一些漏洞不可避免,对于造谣者也没有足够的惩罚力度,使得那些

3.法律不完善,惩罚力度不够

    近年来我国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正在一步步完善,但依旧有一些漏洞不可避免,对于造谣者也没有足够的惩罚力度,使得那些拥有畸形的自我表现欲的群体在网上造谣肆无忌惮,这种有恃无恐让造谣者更加处之泰然。2011年郭美美在网上高调炫富,“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认证身份给中国红十字会造成巨大声誉损害,许多公众表示不会再给红十字捐款,但红十字会至今尚未追究郭美美的法律责任。

(二)社会的原因

    1.信息不公开

    对于突如其来的网络谣言大部分人们无法得知事情真相,信息的不公开使得人们只能自我揣测分析,当有类似于“真相”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人们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反复传递这些信息,当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这些信息,谣言由此扩散。2012年知名媒体人爆料,“老酸奶和果冻是由添加工业明胶的破皮鞋制成”,一时间引起热议。为了保持口感和外观,老酸奶中的确添加了适当的明胶等食品添加剂,这是国家允许使用的,虽然不乏无良商贩黑心厂家为降低成本获取更多利润使用旧皮革里提取的工业明胶,但大多数老酸奶都是经得住食品检测,人们可以放心食用。而不知就里的公众却被这条网络谣言搞得晕头转向人心惶惶,老酸奶的价格也顺势下跌。

2.社会事件与社会动荡

当前的社会状态很容易影响当下的舆论,由此产生的网络谣言迎合当前民意,使其更加迅速传播产生影响。2008年4月北京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受阻,同年12月法国总统会见达赖,国际关系越渐紧张,国内开始产生对法国的抵触心理。随后不久网上谣传法国最大的连锁超市家乐福大股东资助达赖,支持“藏独”,并号召大家抵制家乐福,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法货的风潮。之后官方声明证明此为谣言,但这一反响极其热烈的网络谣言却是顺应当下民意而生,给当前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极大的。

3.社会阶层不同

由于经济政治文化而划分出不同的社会阶层,呈金字塔状的社会阶层中,贫富差距过大,仇富心理更加泛滥。2009年杭州飙车案事主胡斌在庭审过程中被质疑替身,虽然最后被证明是谣言,但这个谣言产生的原因是庭审在司法上未能给公众满意的判决,而当事人“富二代”的身份更让身为中下层阶层的大多数公众产生对官方的不信任感,质疑官方的裁决,自然稍微有一点疑惑便被扩大,从而产生了谣言。

(三)公民个人的原因

1.感情用事

网络上并不是所有谣言都是故意为之,有些是出于对弱者的同情,一时感情用事,缺乏理性判断,不管事情真相舆论首先倾向于“弱势”一方,网络谣言由此产生。某房地产商因疯狂推高房价被政府处罚数千万,查处过程中被迫降低房价,他便造谣因降价被政府处罚,于是不明真相的媒体和一大批房奴以及想做房奴而不得的人纷纷跟风,一指责政府控制房价,哪怕得知真相后依旧认为责任主要在于政府,而非处于相对弱势的“百姓”。

2.对信息断章取义

网络上存在大量为了利益制造谣言转移舆论视线的行为,尤其是一些不法网站为骗取点击率故意造谣,利用信息的不完整对信息断章取义或干脆“标题党”,将一些吸引人眼球的信息或字眼放在标题上,吸引人们围观。2014年4月30日北京青年报发布《四川现霉变5·12救灾物资 当地官员连夜清理》的报道,乍一看很成功得挑起了人们对官方救灾机构的愤怒,但仔细一想,这突如其来的报导和舆论走向让细心的网友发现了事情的不对。日前相关领域的新闻闹得最欢的是关于民间公募基金会壹基金的报导,近几日网上散播着对壹基金筹款金额巨大实际已使用金额较低引起的不小质疑,引起社会关注,北京青年报这一报道一出,网民对壹基金的关注被转移,似乎筹款金额入出不符相对于官方救灾机构已不是大事,但事实上前者还未经过确认,媒体就坐实了,后者的关注被转移,舆论一面倒骂政府、骂红会,并表示再不捐款。 反网络谣言研究(3):http://www.751com.cn/faxue/lunwen_5744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