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土层:拟建场地1层填土和2层粉质粘土相对软弱,其中1层填土场地普遍分布,松散状,非均质,中高压缩性、低强度,场地东南部厚度较大;2层粉质粘土场地普遍分布,软塑局部可塑,欠均质,中高压缩性、低强度。上述土层是导致基坑围护体变形、内力增大的主要土层,坑底易产生较大的回弹和隆起变形,导致围护结构及周边地层较大变形和位移。
(4)场地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表2 基坑影响范围内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地勘单位补充提供)
土层 重度γ 粘聚力c 内摩擦角φ 分算/合算
(KN/ m3) (KPa) (°)
①杂填土
17.2 5.0 8.0 分算
②粉质粘土
19.3 17.1 12.5 合算
④粉质粘土
19.1 12 9 合算
⑥粉质粘土
19.7 30 15 合算
第三章 基坑支护方案
3.1设计依据
(1)国家规范
A.《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B.《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C.《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D.《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E.《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F.《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行业规范、规程及标准
A.《钢筋焊接及验收标准》(JGJ18-2003)
B.《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C.《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其他有关规范、规程
3.2方案选择
基坑围护设计必须确保周围环境安全可靠,同时还应做到经济合理,方便基坑开挖及基础结构施工本方案基坑围护结构就是本着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的。
围护结构选型:
围护结构选型一般根据拟建场地接坑深度、地层物理力学性质及基坑围护施工的实践经验综合确定。另外,本项目基坑开挖面积大,施工周期长,必将导致基坑暴露时间长,基坑围护结构方案选型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鉴于上述因素,本工程主体围护结构主要采用支护方案为顶部局部按1:1放坡,底部排桩+锚杆+坑内暗墩支护,其中东侧近禹山北路段采用两层锚杆加强。
根据本项目施工要求,基坑开挖深度、周边环境、形状及土质的具体情况,基坑分为AB及FGHA、BC、CD、DE、EF五个计算区段,如图1所示,对本工程基坑围护结构具体分析如下:
基坑平面图
AB段及FGHA段剖面:该段基坑开挖8.3m,地质条件较差,软弱土层厚。顶部2m范围内1:1放坡,底部钻孔灌注桩800@1000,桩长27.7米。高层+2.2m设一道预应力锚杆。坑内4排水泥搅拌桩暗墩,搭接100,长6m。
BC段剖面:该段基坑开挖7.3m,地质条件较差软弱土层厚。顶部1m范围内1:1放坡,底部钻孔灌注桩800@1000,桩长27.7m。高层+2.2m设一道预应力锚杆。坑内4排水泥搅拌桩暗墩,搭接100,长6m。 某小区钻孔灌注桩加锚杆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CAD图纸(6):http://www.751com.cn/gongcheng/lunwen_54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