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自变量 6
2.2.2 因变量 7
2.3 变量的信度效度检验 7
2.3.1 变量的信度检验 7
2.3.2 变量效度检验 8
2.3.3 变量的方差和均值表 9
3 数据分析 10
3.1 三类企业员工每周加班时间统计性分析 10
3.2 变量相关性检验 11
3.2.1 敬业度三文度变量与加班行为、加班意愿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11
3.2.2 企业文化、企业性质加班时间相关性分析 12
4 可行性建议 12
4.1 员工视角下对企业管理的建议 12
4.2 企业视角下对企业管理的建议 13
4.3 法律制度方面的其他建议 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 30 多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快速推动着市场化进程的脚步。与此同时,企业间、员工间的竞争亦日益激烈。如果企业想要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存活并发展,那么如何得到更高的人力资源效率,更低的用工成本将是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另一方面在高校扩招和整体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过程中,求职者如何使自己在求职中脱颖而出,在职的员工如何在晋升中更具有选择权和竞争力,甚至更简单的问题,如何提高自己的劳动收入?这也都是困扰职场人的普遍问题。
此时“加班”似乎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多被企业和员工不得不接受的规则。一天的工作没完成,加班;赶项目进度,加班;开例会开晨会,加班;就算一天难得清闲,部门同事领导都在忙,也得加班。甚至上班族们把加班当成了另一种生活主旋律,慢慢形成企业的隐性文化,很多看似工作体面待遇客观的职场恩过着披星戴月的生活,伴随而来的是不胜枚举的“职业病”和严重的心理问题。加班俨然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员工普遍的“生存方式”。加班现象的不断升级,各种关于加班时间过长的“抱怨”也在媒体的报导上层出不穷。不仅如此,由于过度超时加班引起的“过劳死”现象更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从华为年轻员工胡新宇“用生命加班”致死,到最近的普华永道女硕士潘洁“超时加班”猝死等死亡的报道屡见不鲜。根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关系状况调研组2009年对多家北京企业的调查,加班问题占劳资主要矛盾的三分之一。企业希望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减轻企业招聘成本和用人成本带来的过高的负担,保持企业竞争力。企业管理者往往单纯地以加班时间的长短来作为考评员工的大部分绩效和敬业度的主要标准。
加班究竟是否确由工作的真实需求所致?加班这一做法对中国企业的实际意义和影响是怎样的?加班的本质真的是“敬业”么?敬业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所起到作用不言而喻,一个敬业的员工在组织中不止能够最大程度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能为企业整体文化价值观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布了《中国企事业员工敬业指数调查报告》显示,整体上中国各类企业的员工敬业水平比较一般,并没有表现出积极的“爱岗敬业精神”,员工的敬业水平有待提高。如果加班呢意着敬业,为何加班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的同时却看不到员工敬业度的整体显著提升?
1.1.2 研究意义 企业“加班”问题的研究+文献综述(2):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12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