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1 第五、751次人口普查上海常住人口数和外来人口数
(二)、流动儿童接受教育机会不公
2012年上海发生“占海特事件”,就是居民争取教育公平的事例。占海特是该事件主角,其2002年跟随父占全喜举家搬迁至上海。2012年因其外地身份不符合中考条件而无法参加上海中考,进而发起“中考约辩”等事件声讨当地教育部门,与部分上海本地居民发生冲突,从而闻名于网络。这一事件引起很多关于外地子女是否能够在上海市参加中高考而进行的一系列探讨。这事件同时说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不仅是因人们自身觉悟不断提升,越来越追求自身公平,更重要是能体会出社会进步、公平。据某报记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网上数据可得知,2001年,世界上教育经费投入最多的国家是丹麦为7.71%,其次是韩国为7.03%。1998年日本已达到6%,连菲律宾也达到4.2%。而中国仅为4%。在中国教育资源分配极为不均,变现为中西部发达地区远小于沿海发达地区。我国教育资源分配的特点有如下:
1.越是发达地区国家投入资金越高,如北上广这些沿海发达地区。(见附表2010年关于教育经费投资)
2.师资队伍配对极其不平衡,越是需要教师的地方呈现出教师工资低、人数少,因而很多学生因学校没有老师而退学。(见附录关于某贫困地区相关事件描写)
在当那些低学历人群进入大城市时候并不能被城市完全接受,他们的孩子被隔离,那些小学不能由其自主选择。可能父母在上海工作数十年但是其孩子不能参加高考等重要考试。一个人不幸在于出生决定其命运,不论在哪通过自身的努力都会被各种条件所限制,因户籍的不同而成长走过的道路比别人艰辛百倍,而这种艰辛不是因为本身生活环境造成的,而社会制度环境所致,那么对于一个出生于落后地区的儿童更为不幸。
另外在为流动人口中如农民工这类人群子女所办的学校其教学管理设备、师资人员、教学质量并未达到国家标准,即使达到相关标准,也与为本地学生就读的学校是相差甚远。这是因为投入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是不同的,因而其质量也是无法比拟的。
(三)、流动儿童遭受歧视,引发心理问题
心理学有个词叫做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当人在群体中得不到他人认同时,那么“所谓异类”就会被孤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儿童自我意识不断形成的阶段,学校生活给予儿童更多是集体归属感,但是在学校期间流动儿童比本地儿童易遭到歧视。
一些研究者揭示的那样,歧视现象充斥着流动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升学方面,流动儿童不能在流入地就地参考高考,必须返回原户籍地报考;在师生关系方面,一些教师在处理城乡学生矛盾上往往偏袒城市学生,在座位编排、担任干部、上讲台示范等方面往往给予城市学生更多的机会;在同伴交往方面,一些城市儿童有意无意地孤立、疏远流动儿童;一些城市学生家长认为流动儿童问题行为多,担心孩子受到不良影响,对他们与流动儿童一起学习、玩耍表现出不满;在社区生活方面,很多社区的公共娱乐设施、文化资源不允许流动人口及流动儿童等外地人使用。上述种种歧视容易在流动儿童少年心灵上萌发“社会不公”的种子,进而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如果一个儿童从小的饱受不公仅因为非自己行为原因,那么受到心理创伤难以治愈。总而言之社会给予儿童如果不是一个公平环境,那么这是不利于儿童身心自我发展的。 流动儿童教育的社会福利研究+文献综述(4):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