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解决方案比较研究
(一)、上海政府及相关组织采取措施
上海对待外来务工子女采取是一下两种不同方式:第一种引进人才子女教育问题,部分移民人员作为引进人才进入上海, 由他们这类人群的子女属于新上海人,其政策福利与持有本地户口居民享有基本一样,其中包括教育权。第二种是非引进人才子女教育问题,根据相关政策上海市允许其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允许就学,提供其父母有效居住证件、务工证明,且父母一方有一年以上的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某些人员并不能有缴费记录如家政人员可通过其它途径提供相关证明即可。不难看出上海对于外来人员提供很多便利,近些年来上海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办学校已经越来越少,对于外地人待遇也不断提高。诚然,我们不否认这些具有明显的进步,但不难发现如今相关政策依旧不能保障我们儿童的未来!假如父母在上海扎根数年,不想让其孩子留在老家当留守儿童,那么上完初中的他们该何去何从呢?他们又不得因为参加高考与父母分离吗?在上海读完初中他们是否又再一次回到户籍所在地,他们能够适应本地书本吗?参加高考的孩子大多数已经16岁以上了,已经不再是我们法律意义上的儿童了。允许参加高考虽不是儿童教育福利相关规定,但是对于社会而言人素质提高接受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它是每个儿童要接受高中教育必须经历过程。在上海矛盾不是义务阶段了,而是作为外地人不能参加本市高考,即使父母为这个城市服务这么多年了?然后放开人口流动是否解决问题呢(见附录三,关于上海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相关政策说明)?
从上海2011年关于义务阶段教育相关规定中可以看出(见附录三):在上海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就近就学,当然由于学费等原因也并不是所有的区县能够直接入学的。但是很多学习是可以接受外地儿童,农民工子弟学校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多。目前主要是两种方式:专办学校以及融入本土学习。
1.专办学习主要是指我国城市和地区采用的是开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办学”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教育经费是由政府根据当地户籍学生数划拨到学校的,流动儿童的教育费用由流出地政府拨付,流入地政府和当地公办学校都不愿承担这部分由流出地政府转嫁而来的义务。对流动人口来说,民工子弟学校普遍收费较低,而且收费形式灵活,可以按学期、按月收费,也可以允许他们拖欠学费,这些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吸引流动人口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这里来就读。虽然民工子弟学校在一定时期保障了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这些学校中的大多数无论是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质量和管理上,还是在安全、卫生等方面,都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化培养学生场所的要求。这种方式容易给我们错觉即将儿童开始就已经分出三751九等来,造成不公平的假象,虽然政策宗旨是为了改善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但往往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2.融入本土就学是指可以根据相关政策在本地就学。上海市从2011年已经开始允许本地学校接受外来人员子女就学,但是某些比较好的学校仍旧对他们开放口径低,追其原因名校名额有限以及费用高。即使交得起高额的借读费能够在公立中小学就读,流动儿童往往被视为特殊学生群体,无法与当地人子女一样获得同等待遇,部分学校把流动儿童单独编班,其成绩不计人考评的范围。往往本地家长对他们怀有复杂情歌既爱又恨,也有歧视外地儿童,因而也会给流动儿童造成心理疾病。 流动儿童教育的社会福利研究+文献综述(5):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