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与评价(2)

时间:2019-08-18 20:11来源:毕业论文
一、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一)研究成果 国外关于土地利用的理论研究众多,其中不少对国内的土地利用理论研究也产生深远影响。但是国外对于土地利


一、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一)研究成果
    国外关于土地利用的理论研究众多,其中不少对国内的土地利用理论研究也产生深远影响。但是国外对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研究较少。国内对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区域间差异、现状等研究较多,更多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例如王万茂设计了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对规划区域现时土地资源的特点、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1]。贾洪俊通过分析芜湖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现状特征,研究了引起土地结构变化的动力机制。徐梦洁,杨朝现等对单一类型的土地利用进行动态分析和综合分析。周生路2003年运用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集中性、优势性和均匀度指数研究了温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地域分异和区域分异[2]。其后周生路等通过5个典型年份南京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调查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结构定量分析方法对南京市十几年来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3],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及其驱动机制。2016年乔伟峰等运用扩展强度的等扇分析法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南京市城市扩展区由城市扩展引起的土地利用布局、结构演化进行长周期、多时段的研究[2]。刘智超等基于信息熵,依据2005-2010年南京土地变更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南京整体及市内各片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演化[4]。崔苗苗等借用ArcGis进行土地利用情况分析,总结造成土地利用发展趋势的原因,以便为土地的合理利用制定适宜的规划政策。刘瑞民等在DEM基础上,分析了2000年长江上游高程、坡度及坡向与土地利用的关系[5]。
土地系统存在多样性、复杂性,各种理论研究存在一定的限制和缺陷,不能够面面俱到。因此中国的土地利用研究更多的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发展理论、完善和改造结构优化模型,探索新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推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二)研究尺度
    目前主要研究多以国家级、省级、市级尺度为主。
    1. 国家尺度
获得国家尺度的主要途径是长时间序列高精度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遥感监测。该项工作需要通过数据挖掘和知识库的建立,快速获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相关知识。及时提出国土开发和气候变化适应性的宏观策略对于国家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6]。
 2. 省级尺度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全国范围实行的土地利用管理的公共管理政策措施,在不同区域实施可产生不同效果。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人地关系的矛盾也就更为突出。仅仅是减少耕地,增大土地利用集约度是不够的,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江苏省内13市各自具备不同特点,华波指出,尽管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且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规划实施结果与规划目标已产生较大差距,难以对江苏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发挥规划的导向性作用[7]。
吕立刚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等方法,定量研究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空间转型特征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规律,得出农业生产为主要转型且对江苏省发展影响重大的结论[8]。2006年谭少华等基于土地利用系统综合研究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及变化格局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耕地资源总量呈递减趋势,粮食生产力呈递增趋势,并出现地区差异;经济总量也呈现递增趋势但是信息熵指数表明区域差异明显;最后提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多层推一拉驱动”模型[9]。2011年张兴榆等采用近10年来江苏省土地利用及经济社会数据,通过区域重心的计算方法得出土地利用与经济重心,在此基础上揭示江苏省土地利用状况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差异,并得出影响土地要素和经济要素动态迁移的因素有地理区位条件、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战略等的结论[10]。 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与评价(2):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3789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