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与评价(3)

时间:2019-08-18 20:11来源:毕业论文
3. 市级尺度 这也是本文中要用到的主要尺度。从以上两个尺度的研究可知,越小的尺度情况越具体,可控性越强,实地研究后得出的方案规划更加具有针


 3. 市级尺度
    这也是本文中要用到的主要尺度。从以上两个尺度的研究可知,越小的尺度情况越具体,可控性越强,实地研究后得出的方案规划更加具有针对性。尽管市级层面尺度过小,不同城市情况不同,但是研究典型案例总能得出共同特征以及差异分析。周生路等运用景观生态学结构定量分析方法对南京市十几年来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及其驱动机制[3]。南京位于“长三角”经济发达区,交通便利,同时又是江苏省省会,并且这些年来其土地利用结构不断变化。因此研究南京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变化规律是: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均匀度、单位面积上的交通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优势度呈减弱趋势;南京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的变化受到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政策波动等因素的影响[3]。这也反映了中国多数城市存在的发展滞缓、且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障碍多的问题。
(三)指标体系
    城市土地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化直接关系到城市本身的兴衰以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993年,FAO颁布了《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纲要》(《FESLM》),确定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程序和5项评价标准,成为指导各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纲要[11]。
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也是综合反映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依据[12]。在构建指标体系时,所选取的指标除应具备科学性、有效性、灵敏性外,也要具备全面性和系统性;代表性和简洁性;相关性和整体性;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可行性和可操作性[13]。指标体系必须涵盖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内涵,全面反映城市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各个方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持续状态及其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同时符合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目标及其评价原则[12]。
当前,随着对人类活动在全球变化中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正经历着从“全球到区域”、“自然到人文”的转变,土地利用变化是在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综合作用下的一系列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14]。土地利用是一个繁复的过程,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离不开实证考究及案例对比。
二、泰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发展现状
(一)研究区域概况与土地利用特点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位于北纬32°01'57"~33°10'59"、东经119°38'21"~120°32'20"。南部濒临长江,北部与盐城毗邻,东临南通,西接扬州。全市除靖江有一独立山丘外,其余均为江淮两大水系冲积平原。泰州境内河网密布,纵横交织。北部地区,地势低洼,水网呈向心状,由四周向低处集中,湖泊分布较多。
全市总面积5787km²,总人口508万,现辖靖江、泰兴、兴化三个县级市,海陵、高港、姜堰三区和泰州医药高新区。有71个镇、5个乡、20个街道办事处,1425个村民委员会,461个居民委员会。2016年末户籍总人口508.21万人,增长0.07%,其中市区163.9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9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2%,比上年提高1.65个百分点。
泰州市土地主要特色是土地本底条件优越,耕地所占比重高截止2015年12月31日,泰州市有耕地295123.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1%。
但泰州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建设用地扩张较快。截止2013年,泰州市建设用地面积占比达19.65%,而现在还在不断扩张。尤其是近年来高架建设、道路扩展、旧城区改造等动作,使得用地扩张过快的弊端不断凸显。同时泰州的土地开发效益也不高。泰州市的单位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此外还存在着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过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与评价(3):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3789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