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对服务受益者的影响 10
(二) 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影响 11
五、探究可能造成差别的原因 11
(一) 复杂的机构管理 11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概念丢失 11
(三)理论专业性的流失 12
(四) 宏观层面(包括社会政策因素、体制因素) 12
(五)社会反应 12
751、介于宏观背景不变情况下S机构的微观层面改善方案 13
(一) 机构角度 13
(二) 工作者和实习生角度 13
(三) 项目角度 14
(四) 受益者、相关者角度 14
七、总结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部分
一、本文几个关键词的定义
(一) 社会工作理论
引用大卫•豪(David Howe)对社会工作理论的界定,即,关于社会工作的性质、目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论。要解决社会工作者为案主提供什么帮助和如何实现,以解决案主的需要。指系统的、正规的社会工作专业基本理论。根据本文将阐述的内容,具体引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二) “实务理论”
与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实务理论不同,笔者将本文中所指的“实务理论”定义为:指有服务机构根据机构的要求、规则以及客观环境或机构工作者依照过往经验,在实施社会工作相关实务时所使用的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社会工作专业性的理论和方法。这类“实务理论”效用通常更多指向机构发展和运行而非案主的需要;老一代工作者的缺乏专业性的经验工作法也是另一种指向上的“实务理论”。
(三) 专业性
也指社会工作专业性,在本文中的专业性是指根据实际的服务环境,必须依照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指导切切实实提供专业服务,服务的每个方面能做到有理论可循可依。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非营利且带有社会工作色彩的服务机构在上海生根发芽。如今民众虽然对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越发熟悉,但提起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机构的知晓度仍然不算高。而现今社会上一些与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的服务机构虽被称为社会工作机构,事实上这些的社会工作机构并没有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生们所想象的那么“专业”。他们可以发现在上海众多的服务机构中很少有机构能被从真正意义上认定“社会工作机构”。
社会工作机构的界定分成狭义和广义两种,这里所指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特指以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为核心, 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来开展工作。
(一) 研究目的
事实上很多实习生们只能跟随着服务机构的规章制度,选择尽可能地快速融入到机构氛围中。在尽力学习了机构的有关操作过程后会发现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理论在实践中根本难以完全实现,从而形成了理论和实务是不相干或者是冲突的局面。而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选择则是服从社会工作机构规章制度,那么明知道机构的有些操作是“土生土长”的“实务理论”,其中并没有充分的专业理论指引,那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只是否单纯的服务?又有多少人把一般服务误以为其具有专业性?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挖掘现今社会工作机构运作的流程以及项目运行状况中对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概念的理解,用机构中所实施的案例来讨论实务操作与社会工作的理论之间的差别,并探讨可能会如何影响服务和专业性的发挥。同时对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提出可能的改善方案设想。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践行间的差别研究(2):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3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