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粮食生产的情况,国内学术界提出了一个适合我国的一个特定术语—“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姜爱林[1]认为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达到一定产量的粮食出产能力,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表现;郭燕枝[2]把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定义为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和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各要素共同协调所产生的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梁子谦[3]定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指一定时期以及一定地区内,对粮食生产有影响的要素之间协调作用表现出的粮食生产的能力;马晓河、蓝海涛[4]认为在正常气候条件和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以特定地区,特定时间通过各种粮食生产要素的综合投入、相互的作用以及各要素的有机组合来实现相对稳定的粮食产出能力;尹成杰[5]认为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区条件下,粮食的发展和产出的能力就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综合上述观点,说明了我国粮食产量的高低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弱的最终体现。
刘正三[6]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发现,耕地面积并不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4个因素影响粮食产量。其中,耕地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最重要的投入要素之一。本文主要通过调查徐州市耕地面积情况和粮食产量情况,参照徐州市统计年鉴对徐州市耕地面积变化和粮食产量变化进行分析。 耕地面积变化和粮食产量变化分析(3):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40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