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核心概念
1.资源:关于低保制度中的资源可与区分为两种,一种是资金,一种是不以货币形式出现而服务于低保制度运行的资源,例如基础建设、自愿者等,由于本文的核心在于论述如何扩大低保资金的筹集渠道以期获得更多的资金,同时由于货币具有容易计量的特性,因此本文中所述的资源的界定仅指货币资金。政府部门通过拓展筹集资金的渠道以保障低保制度的顺利运行,将其筹集所得的资金用于保障低保对象的最基本生活需求,同时提供可再就业低保对象技能培训,使其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2.制度性分配:制度性分配是指国家政权主体通过国家行政手段进行制度性的干预。本文中所述的制度性分配是指国家通过用行政条例的方式确定低保资金有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拨款的筹集方式以及专款专用的使用方式,国家财政承担整个低保制度运行所需的资金。本文研究发现由于国家过多的介入经济生活、承担起取代市场和补充市场的职能会导致国家财政开支不断增加的同时,税收却受到限制,沉重的财政负担会使得国家寸步难行,单一的通过制度性分配的方式不能满足低保制度运行的需要。
3.投资性分配:投资性分配是指除了国家政府除了通过制度性分配的方式获得资金以外的其他筹集资金的方式,即政府不应该垄断社会福利事业,应鼓励和提倡养老金制度等领域的私人成分的介入,通过非政府渠道、NGO等组织以及境外机构筹集资金的方式,其实质在于从社会、个人、集体中筹集低保制度运行所需要的资金,减轻财政负担弥补制度性分配造成的低保资金不足的局面,其目的亦是更好的服务于低保制度更好的运行。
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资源的运行情况与基本特征
(一)运行情况
1.低保资金的筹集
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推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资金筹集过程中的资金流向都是单向的,这些救助资金是政府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生存权利而给予困难群众的生活救助,它的无偿性决定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筹资主体只能是政府,而中央与地方的筹资责任分担模式则导致中央和地方之间相互观望各自都希望避免过多的投入资金导致自身财政负担加重。而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由于其自身的财政收入有限,而中央在进行比例分配的时候又存在不合理的时候就难免造成这些贫困地区的低保标准实质上是低于最基本生活所需,政府在低保资金筹集上的一主导、一揽子包的行为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力量协助低保制度运行的脚步。
2.低保资金使用及其效果
低保筹资的管理模式主要由中央政府集中管理型、中央地方政府分层管理型、地方政府分散管理型三种,现行低保制度规定,实施低保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科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由于低保资金的专款专用难免就会使得低保资金的保值和增值的灵活性差,大量闲置低保资金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同时由于低保资金的筹集主体是由政府部门充当,而从其他渠道获得的资金极其有限这就会造成低保资金不足,这就难免会使得低保制度在某些地区所能保障的标准过低、救助门槛过高、保障的面过于狭窄的情况。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源改变研究(4):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4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