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与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一方面是吸毒者成瘾后,摆脱不了毒瘾的煎熬,为了满足毒瘾,铤而走险,进行偷扒抢窃,贪污、卖淫,甚至杀人的犯罪活动;另一方面是贩毒分子疯狂的报复,恐吓,暗杀等活动,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扰乱社会秩序。
(四)研究方法
1.查询文献资料,了解论文相关的理论依据以及现在该课题的发展近况。
2.运用个案、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对所研究的社区进行调查,了解实际社区禁毒工作的发展状况。运用矫正社会工作模式分析帮教工作中社工发挥的作用以及取得的效果。
3.亲身参与到社区禁毒活动中,了解社区禁毒工作的管理以及日常的工作模式。
二、文献综述
三、矫正社会工作模式理论
(一)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 基本假设
认知行为治疗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感情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改变矫正服务对象不良认知和行为的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者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时间的解释和评价,即人们对时间的认知。认知和情感、行为相互联系影响。负性认知、情感和行为阻碍相互加强,形成恶性循环,是情感、行为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打破恶性循环是治疗的一个关键。矫正服务对象往往存在重大的认知曲解,这些认知曲解是矫正服务对象痛苦的真正原因,一旦认知曲解得到识别和矫正,矫正服务对象的情绪障碍必将获得迅速改善。认知疗法的策略,在于帮助矫正服务对象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
2. 社工角色和任务
社会工作者在运用认知行为模式时常常扮演着教练和伙伴的双重角色。作为教练,社工应协助矫正服务对象懂的如何运用此种理论和技巧来检验本身各种认知改变与行为修正的成效。作为伙伴,社工则必须与矫正服务对象共同探索其思考的运作方式,并对其错误之处及修正的目标与策略达成共识,以及透过协助矫正服务对象逐步养成正向的因应行为,提供示范作用促使矫正服务对象学习和规划适合自己的生活形态和行为模式。
3. 介入策略
认知行为治疗总的方向是协助矫正服务对象改变原来错误的认知,然后运用学习原则以强化和示范的方式,引导矫正服务对象学习正向的因应行为和活动,并从中获得成就或愉悦的经验,以重新塑造另一个正常的生活形态和行为模式。
(二)任务中心模式
1. 基本假设
任务中心模式旨在确认要解决的问题,认识问题的意义,并将之转化为可以了解和采取行动之任务,了解有哪些问题解决工作阶段和技术。任务中心模式致力于探知解决问题的阻力和助力,以协助矫正对象清楚地界定问题,了解有问题解决的资源和障碍。任务中心模式认为,人类不像心理分析学派所认为的是潜意识驱力的俘虏;也不是人行为学派认为的完全受环境影响。人类是有自我意志的,不是内在及外在操纵下的产物。人们的困扰来自于处理问题的能力暂时缺损,此困扰正式引发改变的动力。
任务中心模式采取短期处遇,督促矫正服务对象对焦点关注问题的界定。矫正服务对象在短期处遇中的获益并不少于长期处遇,而处遇的时间限制,将促使矫正服务对象和社工一起更加努力。
2. 问题分类
任务中心模式对于问题的认知是广泛的,其中心放在问题的分类上,重点是问题类型的剖析和处遇,它一般讲问题归纳为以下八类: 矫正社会工作在社区禁毒工作中的运用研究(3):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4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