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良好的监督与反馈机制11
4.2 加拿大培育慈善机构公信力的对策12
4.1.2 强调司法渠道12
4.1.2 加强监督管理12
4.3 香港地区培育慈善机构公信力的对策12
4.3.1 慈善机构内部的建设12
4.3.2 慈善机构外部的监管 12
4.4 国外及港澳台地区慈善机构培育公信力对大陆的启示13
5 转型期培育我国慈善机构公信力的路径14
5.1 转型期发展我国慈善机构的路径13
5.1.1 培育大众的慈善意识13
5.1.2 加强和完善慈善机构建设13
5.1.3 建立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14
5.2 转型期培育我国慈善机构公信力的路径15
5.2.1 加强道法律建设和道德设规范15
5.2.2 确立慈善机构的自律制度化15
5.2.3 建立多元化的监督网络16
5.2.4 成立慈善协会促进各慈善机构公信力提升17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我国的慈善事业步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慈善事业使得社会分配和资源重组,对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兼顾社会公平与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相互交织,生产、生活和思想发生巨大转变。慈善事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关键发展时期,如果说慈善事业是缓和社会矛盾的润滑剂,那么慈善机构则是慈善事业的载体,而公信力则是慈善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根本。故本文从转型期我国慈善机构公信力发展的现状入手,探析其存在的问题,借鉴境外外慈善机构培育公信力的实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转型期培育我国慈善机构公信力的对策。
1.2 有关概念界定
1.2.1 社会转型期
关于 “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无疑有着有益的启示。
社会转型理论,是一种整体性的发展和结构性的变动,其强调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更新。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在社会学的学科定义里,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运行机制从存在两种不同形式转换的过程。一般说来,社会转型指的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换的过程。我们通常所称的社会转型期,是特指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转型这一时期。
转型期我国社会的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社会分化加速,社会流动加快,社会冲突加剧,社会整合力下降。
1.2.2 慈善机构
慈善,指对人具有关怀而富有同情心,仁慈、善良。出自《魏书•崔光传》:“光宽和慈善,不忤於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在现在来看,慈善是一种行为,是个人或者群体通过相关途径自愿无偿地为社会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金钱、衣物或者服务的行为。 转型期我国慈善机构公信力发展研究(2):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8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