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高效气相色谱质谱(GC-MS)多环芳烃的环境毒性研究(4)

时间:2017-04-11 13:41来源:毕业论文
1.3.3 人体健康与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可能诱发癌变。尽管没有直接的实验数据表明多环芳烃具有致癌性,但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多环芳烃可以增加肺癌、皮


1.3.3 人体健康与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可能诱发癌变。尽管没有直接的实验数据表明多环芳烃具有致癌性,但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多环芳烃可以增加肺癌、皮肤癌和膀胱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我国一些地区肺癌、鼻咽癌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室内燃煤,空气中多环芳烃含量高有关。多环芳烃职业暴露调查显示:在室内空气中多环芳烃浓度为3 µg/m3 和2 μg/m3的工作环境工作5年和20年的工人,会增大肺癌的患病风险[16]。暴露在含高浓度多环芳烃的烟气、石油馏分、沥青及煤产品等环境中,皮肤癌及肺癌发病率也很高。焦炉工的肺癌死亡率同接触多环芳烃的浓度密切相关[16]。
除致癌外,多环芳烃还可能有致畸、致突变作用[17]。动物实验发现多环芳烃具有骨髓毒性和生殖毒性。部分多环芳烃经紫外光照射后,还能产生单线态氧,损坏生物膜。多环芳烃进入人体后可能损害中枢神经、血液,破坏淋巴细胞微核率、肝脏功能和DNA修复能力等。多环芳烃对人体内分泌系统也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可以导致内分泌失调,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构成严重威胁[18]。
多环芳烃可由水,食物或者所接触过的泥土等直接进入人体,而最普遍的接触途径则是吸入掺杂多环芳烃的空气,一旦多环芳烃进入人体,便迅速溶于肾脏,肝脏,脾脏,肾上腺,脂肪组织,虽然大部分的多环芳烃会随着我们的大小便排出体外,但是残留的少部分会逐渐积累起来,引起疾病。体内的多环芳烃,经过多阶段代谢作用转化,变成亲电反应的衍生物,如环氧化二醇,共轭的羟烷基衍生物等,有些衍生物,例如环氧化物可迅速发生重排反应生成酚,或经水解变成二氢化二醇,这些多环芳烃具有立体择性,代谢后生成不同的异构体,而且倾向生成稳定的异构体,具有较高的诱发性和突变性[18]。
1.4 多环芳烃的环境行为特征
PAHs在环境中可通过多种途径得以降解或消除,包括挥发、光氧化、化学氧化、生物富集、土壤吸附及微生物的降解等,而微生物降解作用在PAHs的迁移、转化乃至最终从环境中消失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微生物降解作用已成为对PAHs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技术的核心,同时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也为PAHs污染土壤环境的多种修复措施相结合的联合生物修复工程技术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19]。
1.4.1 多环芳烃在生物体内富集
沉积物是进入到水体中的大多数持久性有毒化合物和部分重金属的蓄积库,同时也是大多数底栖生物和上覆水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和栖息地,底栖动物间接或直接受到水底沉积物中污染物质的毒害,并能通过各种途径将有毒物质传递到食物链的上一级,进而影响陆地生物,甚至是人类的健康。因此,沉积物污染效应研究是水环境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4.2 多环芳烃的迁移转化与分布研究
分布:各种PAHs污染源可通过排放废气,废水,及废渣对大气,水体,土壤直接产生污染。其在各个介质中均有分布。
1)大气:主要以吸附在颗粒物和气相的形式存在,基本都吸附在粒径小于7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上,直接威胁人体的健康。
2)土壤:大面积的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干沉降,湿沉降。土壤中PAHs的含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周边环境的污染状况。
3)植被:PAHs在植物体内的含量通常小于该植物生长土壤中PAHs的浓度,地上部分浓度通常大于地下部分,其吸收速率主要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周围大气和土壤中PAHs的浓度。
4)水体沉积物:PAHs进入水体主要通过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地表径流,土壤淋溶,石油泄漏及长距离大气传输造成的颗粒物干湿沉降及水汽交换等方式,由于PAHs具有低溶水性,易于吸附在颗粒物上,水体中PAHs极易于聚集到沉积物上,通过食物链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高效气相色谱质谱(GC-MS)多环芳烃的环境毒性研究(4):http://www.751com.cn/huaxue/lunwen_479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