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作为一种调适—发展型的教学,是我国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分层教学有自己特有的模式;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评价分层,并以灵活的方式去适应不同的教学因素。因此,在中小学中出现了不同教育理念的教育工作者以不同的做法把分层教学应用到各个层次各门学科教学当中的现象。
1.2.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特征
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等规律和学生对分层教学的接受程度,充分表明了在小学阶段,分层教学在数学中的运用与中学和高中存在很大得的不同。此外,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有以下几个特征:
1.2.1.多标准性。学生间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单一的标准容易造成片面发展,分组时需要考虑、综合多个标准.例如根据学生成绩、能力、兴趣三个文度分析:根据学生的思文方式、独立性、记忆力、学习能力四个文度分析。
1.2.2.适应性。分层的目的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提供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设计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采用发展性评价体系,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果子”,在各自“最近发展区”学有所获。
1.2.3.综合性。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存在适应任何情况的最佳形式,只存在适应某种特定情况的最佳形式。一方面,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各自特点,数学分层教学要与其他的教学方法同时进行才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分层教学自身把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扬其长、避其短,在集体教学的框架里,进行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因此,多层次教学的形式理应是多样化的。
1.2.4.动态性。学生分层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学是现有水平努力潜在水平(现有水平)努力潜在水平(现有水平)的循环,就是促使各层次学生不断“递进”,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的过程。 分层教学通过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高度的台阶,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递进并清楚看到自己的递进,间接地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同时通过鼓励性评价让他们体验到递进所带来的成功感,
1.2.5.反馈性。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如何调整层次、如何确定设置的新目标、如何发现学生长处和不足等等,这些都离不开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教师要通过不同途径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准确地把握各个层次学生各方面的改变,进而调整教学策略。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多标准性、适应性、综合性、动态性、反馈性作为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分层教学实施环节的参考评价标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分析自己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2、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与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个基本环节,而作为它分支的分层教学,灵活将这五个环节进行一定的转化并加以改进,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学生分层——目标分层——“三备”分层——课堂分层——作业分层——课外辅导分层——评价分层。
2.1.学生分层
学生的分层不仅是以什么标准去划分的问题,而且与家长、教师、学生密切相关即分层所引起的“标签效应”。
“教学实施之前,无休止的讨论如何划分层次标准,实施之后,却发现难以继续”这是许多老师都遇到的问题。因此在没有完全解决分层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之前,我们不用精确对学生划分,詹振权老师提倡用模糊学的方法,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并将其平均地分布在各学习小组内,这就产生了纵横两个文度。我以为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五个文度出发(包涵智力和非智力的因素),依据学生以往成绩、思文与认知方式、课堂表现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科态度来推测学生的可能发展水平,并把学生分成A学优生、B中等学生、C学困生三个层次,按照1:3:1的比例分布在各个小组中,使每组都包含这三个层次。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建议(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18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