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习俗文化教学,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它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试图给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1.2研究方法
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汉语阅读教程》第一至三册为样本,结合语言学及教育学方面的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中习俗文化的导入内容、习俗文化的引入方式以及习俗文化的教授策略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对现有对外汉语教材中习俗文化内容的选择和对外汉语教师的习俗文化教学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2.习俗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希望提升学生运用汉语,利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形成是包括言语技能、文化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文化在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刘珣认为要真正掌握一种第二语言,仅仅学习语言知识远远不够,还要了解并学习孕育出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对外汉语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运用和施展都受到文化的制约。且学习者有自主学习该国文化的欲望。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会有更深地了解这个国家的欲望,比如这个国家的社会和文化,有的以在这个国家工作为学习目的的学习者会要求学习相关的专业性文化的知识。可见,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文化的教学,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习俗文化作为文化的一大类,同样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可体现在三方面。
2.1习俗在汉语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语言本身积聚着大量的习俗文化事象。习俗中的民俗成分,在一些情况下直接表现为汉语,如俗语,谚语,问候语、语讳和口彩等,很大一部分都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民俗对汉语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民俗产生了大量的民俗语言,汉语中存在大量的谚语、俗语,这些谚语和俗语大部分都反映了当时的民俗。谚语是用简短顺口的语言表达一定实践经验的短句或韵语,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其中有一部分农事谚语,如“烟不出门,阴雨来临”,“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雨就到”,“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等,是古代劳动人民观天以便耕种而创造出来的。 二、民俗的新生和消亡使语言发生改变。在古代,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读书识字,所以民俗大部分是依靠口语和行为来进行传承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民俗都逐渐消失了,而这也体现在语言中。如汉语歇后语“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老太太的脚趾头——窝囊一辈子”,“老太太踢球——横划拉”等,就是旧社会时妇女缠足的体现,但随着时代进步,妇女地位提升,缠足现象已经消失了,所以这些体现缠足的歇后语的使用频率也逐渐降低,最后可能会彻底消失。
其次,习俗制约汉语语言的使用。习俗包括礼俗、民俗、风俗以及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而这些无不影响着汉语语言的使用。礼俗方面,中国传统礼俗有生辰礼、婚姻、丧葬等,在不同的场合要说相应的话语,比如婚礼时要说“恭喜恭喜”,“白头偕老”、“百年好合”等祝福的话,而在丧葬时要说诸如“节哀顺变”等表示安慰或悲伤的话,久而久之,在某些场合会形成固定的习惯用语。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尤其重要。留学生由于对中国习俗文化不甚了解或一知半解,不知道这些惯用语,在一些场合说出不恰当的话,极大地影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并且可能会因此受到负面刺激,损害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自信心,严重的甚至会破坏留学生的人际关系。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习俗文化教学(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40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