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家庭教育方式的特征
家庭教育方式影响着孩子的习惯养成、道德素养、性格形成以及身心健康等。家长的夸赞、信任、鼓励、让孩子更有自信心和勇气;父母的打击、冷漠,让孩子心理产生自卑,把所有事情想得很悲观,妄自菲薄,甚至自暴自弃。同时,教育方式对孩子的道德、学业发展有着很强的相关性。有调查显示,经常受到家暴的儿童,容易出现自暴自弃、厌学、逃学等行为,长大后其婚姻和家庭生活也受到一定影响,而且他们很难给下一代带来健康的家庭环境,如此恶性循环,将会造成不可忽视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同的家庭就会有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在我国,台湾《社区青少年教育》一书,从父母态度的角度,将家庭教育方式分为专制严格型、温和民主型、放任自流型、过分溺爱型、矛盾冲突型。大陆研究者有的把家庭教育方式概括为家长专制型、启发引导型、溺爱型、放任型。也有的表达为矛盾型、期待型、拒绝型、严厉型、分歧型,等等。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的家庭教育方式具有形式上的多样性、本质上的共同性、教育结构的复杂性[1] 。同时家庭教育是具有基础性和共通性的,无论教育方式怎么变,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成才,有一个好的未来。
(二)我国普遍存在的几种家庭教育方式类型
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对中学生的人格发展影响有利有弊,我国常见的几种家庭教育方式类型中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较明显的有:
1.专制严厉型:这也是我国比较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仅是学校管理,还有家庭的教养,家庭教育比较明显的的方式就是“家规”、“家训”、“家风”等等,古语有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中国孩子的教育从小就离不开家庭教育,再加上一些家庭传统的教育手段,采用严厉、命令式的教育,只父母主观臆断,不尊重孩子的心理和想法,常常体罚、打骂对孩子冷漠,造成孩子的人格缺陷,缺乏主观能动性,个性容易扭曲或者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2]尤其是中学生独立意识正在增强,思考问题,做决定都存在冲动性,对社会了解不深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更有甚者走向犯罪之路。专制严厉本身有其优点,但是随着时代的转变,这种教育方式可能已经不适应现在的青少年。
2.过分溺爱型:我们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出现一批独生子女家庭,因为是独子,所以非常受长辈们的喜爱,所有的好的都给他,一切都听孩子的,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百依百顺。当孩子长大后慢慢养成骄纵、任性、自以为是的性格,在社会上不能适应,常常碰壁。现在国家放宽政策有了“二胎”政策,家长们当然很开心,可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如果家里多了一个人跟他分享父母、亲人的爱护,没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孩子,想到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他,如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他要如何承受这种心理的不平衡。我们的父母能否注意到这种忽视,和孩子沟通让他接受这个新生命。所以新情况就有新问题,家庭教育也要不断地适应政策的革新,社会的变革及孩子人格发展所需的方式。
3.忽视放任型:我国有一些家庭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很少去和孩子沟通,或者去了解孩子的学习,在学校的生活和人际交往等。也有一些父母常年在外,几乎没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亲子关系很陌生。因为从小放任自流,缺乏家庭教育的孩子,到了中学时期,有些孩子就会逃学,兴趣狭窄,没有理想,更有甚者变得内向,孤僻心理上留下阴影,可能会缺乏安全感,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如果有其他孩子取笑他,他会变得自卑或者暴躁。对孩子的身心影响极大。虽然说孩子散养有助于培养其独立人格,但是过分的放任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更大。 中国家庭教育方式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关系初探(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42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