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模拟教学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3)

时间:2020-04-19 19:19来源:毕业论文
2.2模拟教学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积极发散思维 模拟教学创造了理论和实际联系的机会,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5]。以往的课堂都是教师一直讲,学生

2.2模拟教学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积极发散思维

  模拟教学创造了理论和实际联系的机会,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5]。以往的课堂都是教师一直讲,学生会感到枯燥乏。而模拟教学改变了“满堂灌”的现状,由学生亲自体验,结合所学的理论,创设合理的情境,这不仅增加了课程的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发散思维,这才达到最终的目的。例如教学设计中可以这样展示。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一个情境:暑假时,去海边旅游。中午赤脚走在海边的沙滩上,会觉得沙子很热,当跳进海里时,觉得海水很凉。傍晚,再次来到海边,却发现沙子变凉了而海水却很温暖。由此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由创设的情境提出问题,很自然地就会激发学生对可能的答案进行猜测和思考。这是一种真实生活的情境,学生更加有所感触和想法,这种真实模拟引出比热的主题,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教育心理学》提出学习动机的重要性,书中路易斯老师通过学生模拟历史上的一场辩论会,这便激发了学生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6]。

2.3模拟实验能生动,直观地再现科学过程,探究规律性结论

科学模拟实验通过直观的呈现方式,使学生直接感知事物,这是语言所无法比拟的。另外,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实验室内或者课堂上再现科学过程,这同样是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所不能够达到的。

通过科学模拟实验也让学生发现事件的本质及因果关系。在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的浮力中,当躺在浴缸里感受到的人变轻了,从而引出是因为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在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关系的时候,进行控制变量法,多次地生动直观再现科学过程,进而探究出规律性的结论,即阿基米德原理。模拟实验可以在相同的情况下重复进行,以便验证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在模拟实验理论假设正确,设计严密,操作严谨,经过重复试验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就应大致相同。这样的模拟实验结论才是正确的,才能运用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模拟实验不仅将人的感官无法直接感知的科学现象变换成实验室内和课堂上可容纳的,而且也可以将人们可观察的,可重复的实验来研究,从而探索出更多的,更简洁的规律性结论。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模拟实验带给学生课堂的生动形象,更好地展开教学。

2.4有利于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我们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新技术革命发展的速度很快,专业分工越来越精细。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完成了由“小科学”到“大科学”的转变[7]。在这样的背景和趋势下,一切都将是整体性的工作,需要团队的合作,共同创造和发展[8]。如今,合作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了人的重要品质,也成了时代和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在模拟教学中会涉及到小组实验,有些实验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这时候就需要小组合作一起完成。在这过程中,就需要小组成员互相协助,例如有的同学负责操作,有的同学负责记录实验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

3模拟教学的《科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初小对比及衔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更新了科学教学观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示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9]在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小学阶段到中学阶段的过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中“中小衔接”的结合部,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学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这一结合部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中长期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10]。一门课程的教育同时对社会承担责任,课程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习者承担这种责任,对学习者而言,课程学习所取得的态度,所学的知识,所掌握的技能都是今后步入社会所必须的[11]。这也是近年来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从理论入手,落实到实践中去,模拟教学正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模拟教学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也使得中小学有很好的衔接。  模拟教学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3):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5018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