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拖延”来源于拉丁文procrastinatus,pro的意思是“向前”,cras的意思是“明天”,可以理解为把今天要完成的事情留到明天再做。关于拖延的具体定义,现在被广泛接受的是Milgram(1991)提出的定义,他认为,拖延包括四个必要因素:延迟的行为、导致不良后果、任务对拖延者本身是重要的、导致拖延者情绪的不适。从一定程度上说,拖延行为是一种自我调节失败,是个体自愿做出的一种非理性回避行为,它不仅导致成就低下,还会降低人的主观幸福感。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生活中,拖延一直是普遍的行为,甚至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习惯。
学业拖延则是对拖延行为的间接定义,即在学习中的拖延行为,或是和学习相关的拖延行为。有学者根据拖延的定义,将学业拖延直接定义为学习者有意而无必要的推迟学习任务。而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正处于个人成长和独立生活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家庭、学校乃至社会一直关心的问题,拖延行为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习惯乃至以后的工作。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则主要表现为学业拖延。
目前,关于拖延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现状描述研究、相关影响研究和干预研究。现状描述研究旨在调查拖延行为的现状,即有多少人存在拖延的问题;相关研究旨在探究拖延行为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包括学习拖延的原因、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等;干预研究则是设计干预方案,选择被试并进行干预,最终评价干预效果。而在这三个方面中,前两方面的研究较多,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对于干预的研究则相对来说比较匮乏。相比之下,国外的研究较为丰富,研究一般遵循“现象—问题—成因—对策”的思维,采用干预训练模式。近年来国内关于拖延行为的研究也逐渐向国外的研究模式靠拢,研究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国外拖延研究现状的介绍,对于研究工具的本土化;第二阶段,拖延行为的现状分析和相关研究;第三个阶段,拖延模型的建立和拖延行为的干预。但是从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研究仍集中在前两个阶段,对与拖延行为模型建立和干预的研究还较少。
(二)选题背景
1. 问题提出
大学生在中学时期习惯了紧张的学习生活,进入大学之后供自己支配的自由时间相对较多,大学生普遍在学习方面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在大学中,我们也能经常看到随着某一学习任务(如期末考试、论文提交)截点将至,许多学生由于平时在学习任务上花费的时间较少而挑灯夜战,我们也能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明天要考试了,我书还没看呢!”“马上要交作业了,我还没做完怎么办”“我最喜欢的电视剧更新了,作业放到明天再做吧”等等。明明知道应该按照既定目标按时完成任务,但总是以各种借口去推迟和逃避,即使知道这样会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拖延行为。
国内外研究发现,学业拖延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且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中国有研究发现,有80%以上的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程度不一的拖延现象,而且随着任务情境的不同,其拖延程度也表现出不同。虽然拖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着积极影响,如个体更好的适应压力、思考任务,但另一方面,拖延行为也存在很多不良影响,它会影响个体的学习成绩,引发焦虑情绪,降低自信感,危害身体健康,带给个体更大的压力以及人际冲突,给个体的学习生活带来消极后果,甚至对社会造成更严重的负面影响。源-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的研究(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56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