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交官个体研究
学界对于这批职业外交官的研究重点是外交官的个体特征,这一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成果很多。著作主要有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国外交官丛书”,包括金光耀《顾维钧传》、陈雁《颜惠庆传》、石建国《陆征祥传》、完颜绍元《王正廷传》,以及之后陆续出版的专著《从西方到东方—伍廷芳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演进》、《顾维钧与中国外交》、《颜惠庆自传——一位民国元老的历史记忆》、《顾维钧外交思想研究》、《外交家与战争—顾维钧外交生涯片段》、《国恨——民国外交二十人》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外交官个体。当然外交官自身的日记、回忆录等,也具有巨大的史料价值。例如:《颜惠庆日记》、《顾维钧回忆录》等等。而对于外交官个体的研究论文更是丰富,主要论述的重点人物是顾维钧、颜惠庆、陆征祥、王正廷等,论述面十分广泛。
(2)外交官群体研究
而对于外交官群体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主要集中于外交官职业化、人事制度体系、教育背景、外交思想等方面。石源华首先指出要重新评价这批职业外交官的历史作用,他在《重塑民国职业外交家的群体形象——<民国外交官传记丛书>编辑手记》中指出其是新时代的产物与近代文化交流的结晶。岳谦厚在其专著《民国外交官人事机制研究》中,详尽地为我们阐述了民国外交人事制度体制的嬗变,以此来分析中国外交现代化的发展脉络。此后,学者又分析了这些职业外交官的学历背景,比如:岳谦厚的《民国外交官学历背景之量化分析》、曹倩琴的《清末民初外交官群体素质比较——中国外交近代化历程探析》以及石源华的《论留美归国学人与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主要强调这些外交官的留学生身份。之后,学术界出现将这批职业外交官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其在民国初年崛起的原因,主要有岳谦厚的《近代外交失败与民国职业外交家的勃兴》、邓思敏的《民初职业外交家群体崛起的原因》,指出其崛起一方面是由于政治局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得益于外交官群体自身优势。最后,近期以金光耀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以“外交系”来代指这批职业外交官,将研究的重点由传统的外交领域延伸到政治层面,主要分析了这批职业外交官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行为。代表作有金光耀的《外交系初探》、马建标的《北洋政府时期社会舆论中的外交系》、罗毅的《北洋体系衰弱下外交系在民国政坛的崛起》和《好政府主义·好人政府·外交系—1920 年代初北京政治生态一瞥》。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由此可以发现,学界对于将职业外交官这一群体的出现与当时北京政坛复杂的内外形势相联系这一方面论述的并不充分。这一批职业外交官极大地影响了民初的对外交涉 ,而且同时他们对于民初的政治局势也起着一定的影响。这批职业外交官,在派系林立、风云变幻的北京政坛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指外交总长 这个职务),并且颜惠庆、顾维钧、王正廷等人都曾一次或数次代理或署理国务总理,甚至还摄行总统职权 ,成为北京政坛中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这种由外交官代行国家元首的情况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政治史上都是少见的现象,但是在北京政府时期却是十分普通的。但是关于职业外交官为什么在这一时期可以长期屹立于动荡的北京政坛的分析并不充分、系统,本文认为,“外交系”能在民国初年的政坛上保持屹立不倒,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外交系”长期屹立于北京政坛的原因分析(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60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