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生态化教学模式的构建(2)

时间:2020-09-22 11:16来源:毕业论文
目前,在生态化原理和理念下的教学研究基本上都是停留在理论的陈述上,教学实践研究相对较少;部分学者只是从宏观角度去审视生态化教学的意义,很

目前,在生态化原理和理念下的教学研究基本上都是停留在理论的陈述上,教学实践研究相对较少;部分学者只是从宏观角度去审视生态化教学的意义,很少有针对具体学科提出具体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可以说课堂生态化教学还处在一个探索发展的阶段。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生态化教学的构建在淮安市清江中学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多年教学实践和调研以及重庆市万州清泉中学提出的课堂教学“三三制”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信息技术学科提出了“二三六制式”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自由、民主、和谐的生态化学习环境更能让学生乐有所学,乐有所得,激发他们的自我效能和满足感。课堂生态化教学是高效益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目标,掌握所需的信息技术更是满足信息化社会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2  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2.1  主题的生成性不足

生态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生成性的过程,强调目标、资源、活动和评价等多要素的生成[1]。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本质则是师生以某一个主题为触发事件来学习交流的过程,因而,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该具有多样性和生成性,通过不断的创新、修改和升华来提升话题的探讨价值,否则探讨过程将会变得单调而缺乏多元性[2]。但是从目前来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学习主题具有强烈的预设性、固定性,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前,主题的设计者和决策者基本上都是由教师担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并且机械的针对该主题进行学习讨论,几乎没有参与主题设计的机会,这就违背了新课标要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割裂了主题内容和学生特点之间的协调性关系,导致学生对预设的主题缺乏兴趣,很难让学生持续的关注这个主题;有的学生因为主题枯燥无而宁愿充当旁观者,对主题活动置之不理。当然还有许多学习情境的设计索然无、形式表现单一,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最终致使学习者对问题的观点逐渐趋于统一。在主题学习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动态生成的热点话题和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给予忽视和置之不理,不能充分利用和有效改组,阻碍了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生成性信息和更有探讨价值的新主题的生成。

2.2  资源开放性不够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在一个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中进行的,教师、学生、学习资源以及学习环境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开放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因子都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从而获得生长和活力。然而,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由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参与度不足,为了所谓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教师将会限制学生上网甚至不给予学生上网的时间和机会,只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和书本上的信息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操作练习,这无疑切断了学生获取满足自身需要资源的途径、错过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受到了局限性。

2.3  活动参与性不高

信息技术生态化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态系统,主张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交往和多向互动[3]。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广泛、深入的交流讨论有利于改变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而且学习者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然而,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每周的课时安排较少,而且课堂时间也是有限的,学生只是期待着每节课的上网时间,往往会忽视教师布置的任务,更不愿意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互助合作学习,整个活动过程中他们的参与情绪消极、互动层次狭窄,最终导致了信息技术课堂失去生命力。再有就是教师组织的活动过于老旧,没有创意,激发不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和兴趣;再有就是活动远离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产生一种陌生感以及不需要感,从而使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产生排斥和抵触情绪;在课堂上,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和反应不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支持,导致学生丧失参与积极性以及参与的意识也逐步减弱和萎缩;再有就是每个高中生在以往学习过程中接受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从而每个人的计算机水平也是参差不齐,面对或难或容易的活动,他们有时会望而却步,有的会过于轻视,态度不一,而系统的联系性就因此被打破。久而久之,就会浪费学生大量的隐性知识。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生态化教学模式的构建(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6118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