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中学思想品德课探究性学习浅谈(2)

时间:2021-02-13 21:30来源:毕业论文
探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后者虽然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建构,但是过分注重已有知识的获取,遏制了学生的潜能。而前者是基

探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后者虽然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建构,但是过分注重已有知识的获取,遏制了学生的潜能。而前者是基于提高学生发展理念的。在日常学习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其创新性及实践性。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思想政治课堂的的有效性,而且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培养了其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服务于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敢于质疑,敢于对权威说“不”。而当代中学生最大的通病是盲从和偏信,尤其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一旦人云亦云,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就很容易误入歧途。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就是要锻炼学生对任何“人、事、物”的质疑精神,时刻保持一颗合理怀疑和探求真理的心,从而带领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俗话说得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任何一本书,从它写出来的那一刻起,就意着它在一定程度已经落伍了。思想品德课本也一样。所以现代中学生要学会把思想品德的课本知识和社会现象进行对比,并主动对比和发现其中的差异。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课本上不曾涉及的内容,以此填补课文空白点。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相关的合作意识、探究技能、实践方法等综合素质。[3]

二、目前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主要问题

探究性学习在中国课堂中早已不再陌生。然而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虽然探究性学习的示范课题很多,但广大师生依然无法自觉或自然地把它当成一种日常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堂,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不得要领。显然,这样的实践方式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更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特此,我归纳出以下几个原因:

(一)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欠缺

放眼中国的思政课堂,我们经常会遭遇学生“发现不了问题”和“提不出问题”的尴尬场面。这种现象充分体现出了学生“探究”意识的欠缺,这将严重制约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课堂的改革进程。为此,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1.学生自身的问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认为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听和答,至于提问那是老师的事情;还有一部分孩子缺少锻炼,一发言就很紧张。生怕提出问题太幼稚,遭同学的嘲笑;最后一小部分学生因缺乏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提出的问题和教学问题往往关系不大。

2.教师观念的问题。少数老师还存在着“师尊生卑”的旧观念,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宰者,不允许学生对自己所传达的知识提出异议;还有部分老师仍满足于教学的授业解惑功能,习惯于把自己的思维粗暴的强加给学生,强调知识的识记,却忽视学生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没有把能力教学提上议程。[4]

(二)探究性学习与应试教育存在对立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学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并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和能力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发展或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授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因此,老师应该改变以往运用很长时间来讲解的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探究——质疑。 中学思想品德课探究性学习浅谈(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6970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