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研究定位和主要内容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和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本文从利率传导机制理论上的有效性,利率传导机制存在的滞后性和传导过程中几个变量实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三个方面,运用了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单位根检验研究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于是,本文作出了以下安排:
第一章是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促成研究主题的问题和背景,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的总结,研究定位与方法。
第二章是利率传导机制相关理论和模型的介绍,包括货币政策总述,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理论等。
第三章是我国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本文选取了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贷款利率和M2,2004年一季度至2013年四季度的GDP,进行了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单位根检验,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
第四章是结论和建议。本章针对前文的研究,总结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在我国并非十分有效。对于如何完善和健全利率传导机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回顾
2.1 货币政策及其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某些经济目标或者调节宏观经济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中央银行会使用很多种政策工具并通过中介目标来达到最终目标。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当国家的经济处于萧条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往往会增加货币供给,货币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市场利率就会相应降低。在市场利率较低的情况下,投资和消费会增加,最终提高总需求和总产出;相反的,若国家经济处于过热的情况下,中央银行会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给,供小于求,于是市场利率相应提高,投资和消费减少,总需求和总产出降低,这样就能有效地减缓通货膨胀率的增长。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平衡收支。但由于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政策工具无法直接作用于最终目标,所以需要有一些中介目标来完成政策传导的任务,这就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是从人民银行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再到企业,基本上没有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参与,直接从政策手段到最终目标。改革开放之后的80年代,随着央行制度的建立和金融机构的发展,形成了从中央银行到金融机构,再到企业的传导体系,这时,货币市场并没有完全进入传导过程。90年代之后,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变,货币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建立起“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常用的中介目标有长期利率,货币供应量和贷款量。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中介指标的选取,而中介指标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货币政策工具的取舍。由于在实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将政策传递到市场,并在市场中产生作用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所以货币政策的传导存在着时滞性。因此,中央银行应该在这个过程中设立一定的变量,以便能控制整个传导过程。通过这个变量,中央银行能够检测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和效果,在有偏差的情况下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完成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主要有三个环节:1,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应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最先影响到的就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储备金,融资成本等等;2,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经济主体。商业银行根据中央银行的政策调整自身的行为,从而对非金融部门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3,从非金融部门的经济主体到社会经济变量,如包括总产出,总消费,就业等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对经济的贡献,所以在世界范围内,以市场为主导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逐渐建立并且完善。其中,金融市场在整个货币传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利率传导下的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6):http://www.751com.cn/jingji/lunwen_20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