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的基础,其结构直接关系到各种功能的实现和程序运行的效率,进行数据库设计首先必须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建立数据库,首先确定数据库中要保存什么样的数据信息,然后设计数据库,建立由子段组成的表,字段里定义要存储的数据的类型。建好数据库的结构后,数据库就能在纪录里存储数据。提前设计数据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效率问题,如果数据库中的纪录达到了10000条以上的话,那么效率就是建立数据库头等要考虑的事情了;另外,设计数据库的一个指导原则是把子段与不在同一表中的同类数据相联系,数据存在不同的表中,并不意着不能一起使用它们,相反,当需要的数据横跨关系数据库中两个或更多的表时,能够使用“关系”访问数据。
1)数据库的概念和术语
在使用计算机处理商业数据信息以前,人们将数据分类保存在一个表格中,然后按照表格的分类将所有的表格存放在不同的文件中,而不同的文件夹又按其分类存放在不同的文件框中;在文护此类文档的工作人员的桌面上有一大堆预先打印好的空白表格,以便随时建立新的表格并在更新内容后取代旧表格,因为所有的信息均是存放在纸张上,而信息的存取和更新等操作均在纸张上进行,所以有人把计算机数据库出现之前的时期称为“纸上办公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据库技术是一场信息技术的革命。然而最早的数据库结构是非常简单的。其组织方式和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相当,都有是以二文表的方式来存放数据,其管理方法也比较落后。数据库最基本的术语有字段(Field)、记录(Record)和表(Table)。
2)关系数据库的概念和优点:
关系数据库的概念是很早就提出来的概念。目前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几乎都是关系数据库。所谓关系数据库,就是将含有不必要重复数据的复杂数据库进行标准化,使用若干个表,在每一个表中存放仅需要记录一次的数据,然后用关键字段连接或联系表格而组成的数据库就称为关系数据库。使用关系数据库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数据不必要的重复。为了避免数据的重复,可以将包含重复数据的表拆分成若干个没有重复数据的表,从而将重复数据分离出来,存放在单独的表中,这就是数据库的标准化,也就中将复杂数据分解到几个简单的表中,并通过建立表与表之间的关系,检索另一个表中的关系记录中的数据;在表与表之间的关系中,习惯上称主表为父表,通过关系连接的其它表就称为子表。在关系数据库中常用的关系有:①一对一关系②多对一关系③一对多关系④多对多关系。常用的术语有:关系、主关键字、外部关键字以及索引。
5.2 数据库设计
1) 数据库名:考场座位随机排序系统
2) 数据库构成:学生表、考场安排表、考场座位表、考场座位安排表数据表结构描述
学生表: 图5-1 学生表考场安排表:
图5-2 考场安排表考场座位表:
图5-3考场座位表考场座位安排表:
图5-4 考场座位安排表
5.3 数据表结构图5-5 学生表
学生表:
字段F1为考试编号以及序号
字段F2为学号以及考试时间
字段F3为考生姓名及考试地点
字段F4为考生所在班级
字段F5为课程序号
字段F6为考生签名
图5-6 考场安排表
考场安排表:
F1为校区
F2为学院
F3为考试编号
F4为课程序号
F5为课程代码
F6为考试科目及人数 C#+access考场座位自动排序系统设计(9):http://www.751com.cn/jisuanji/lunwen_8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