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最好的反导方法是采用分层处理。其具体形式为:首先用携带有空空导弹的战斗机实施外层消耗性打击;其次采用地面或者舰队区域防空实行第二层拦截;最后用密集阵和制导炮弹拦截,拦截的同时还可采用烟幕和GPS干扰,以及伪装隐蔽与欺骗等技术措施。其中,最后起到毁伤敌方导弹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侵入的破片。而含能破片就是一种这类反导新概念弹药导弹毁伤元。
1.2 含能破片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2 含能破片的分类
含能破片战斗部又称活性破片战斗部是一种将含能材料与预制破片式战斗部相结合的新概念高效毁伤战斗部技术,其最早是1976年Hugh E.在专利中提出来的。当其高速撞击目标时自身能产生燃烧/爆炸类化学反应释放出不低于高能炸药量级的热量,产生3000℃以上的高温,并在穿透目标壳体后引燃/引爆易燃易爆类目标,有效的提高了破片毁伤效能以及杀伤后效、增加对目标的杀伤威力。含能破片按作用方式分可分为爆炸型含能破片和燃烧型含能破片[2]
(1)爆炸式含能破片
爆炸型含能破片主要由受冲击作用可产生爆炸或半爆效果的低感度高能混合炸药组成,例如钝化黑索金(RDX)、8701炸药等,其能量的输出方式主要为爆轰波,因此这类含能破片对于各类来袭导弹的战斗部主装药能产生引爆毁伤效果。爆炸式含能破片对爆炸类目标(如战斗部,弹药舱)的引爆效果好。文献中研究的即是爆炸式含能破片。根据起爆方式的不同,又可将爆炸型含能破片分为压电陶瓷供电驱动起爆型、机械起爆型和冲击起爆型3类。
(2)燃烧式含能破片
燃烧式含能破片是在破片体内装入高能燃烧材料或是直接使用可燃烧的金属作为破片,利用破片撞击目标壳体产生的冲击波或是撞击的热效应引燃破片的可燃烧材料,在破片侵入目标体内部时,破片的高能燃烧材料释放热能,从而引燃目标壳体内部的易燃易爆物质,进一步对目标形成高效毁伤。燃烧式含能破片主要是对易燃目标的引燃效果好。根据含能材料激活方式的不同,燃烧型含能破片又可分为燃烧延迟型和冲击燃烧型。
含能破片按结构来分主要可分为二种,单一整体式含能破片和带壳包覆式含能破片。单一整体式含能破片由强度高、韧性好、密度较大的含能材料模压或烧结等工艺制成。其优点为整体由含能材料构成单位体积所含化学能较高,缺点为强度、密度较低因此驱动加载过程容易破碎,并且侵彻能力有限。带壳包覆式含能破片外壳为高强度惰性金属壳体,内部装填含能物质。其优点为壳体强度高、整体密度相对整体式大并且加工制备工艺简单工程应用实现容易,缺点为单位体积所含化学能相对整体式低,含能材料装填有限。含能破片可以以预制破片的形式置于战斗装药外侧或头部空腔内,炸药爆炸加速过程中,破片不发生反应或者少量反应,在含能破片与目标碰击过程中,依靠撞击产生的能量引发含能破片反应。当破片侵彻蒙皮或壳体进入目标体内部后,适时释放能量并引发爆炸/燃烧效应,从而对目标形成毁伤。具有动能侵彻效应和引燃/引爆双重毁伤效应。由于其同时兼有动能和化学能两种毁伤效能,对大幅度提高防空反导弹药杀伤威力有重要的军事应用前景,可作地空导弹、中/大口径高炮弹药的战斗部,因此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2.3 含能破片的工作原理
含能破片的工作结构式预先在破片中放入特定的含能材料,在战斗部的主装药爆炸的推动下,破片侵彻进入目标体内部后,含能材料发生反应或者爆炸,释放出较高的热量或者由爆炸产生强烈的爆轰效应,从而在目标内部形成高效毁伤效应,含能破片对“易燃易爆”类目标如燃料舱,战斗部等具有高效毁伤效果[3]。 含能破片爆炸驱动安全性研究(2):http://www.751com.cn/jixie/lunwen_5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