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机械论文 >

大口径机枪弹枪匹配技术研究(3)

时间:2020-12-08 20:53来源:毕业论文
1.2 狙击弹国内外发展状况 1.2.1 狙击弹的发展历史 最早的军事狙击起源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美军。当时使用的弹药不是后来的定装弹药,而是火药与圆

1.2  狙击弹国内外发展状况

1.2.1  狙击弹的发展历史

最早的军事狙击起源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美军。当时使用的弹药不是后来的定装弹药,而是火药与圆形弹丸分开装填的。美军的一位夏普少校发现,子弹如果用浸透油脂的鹿皮包裹,不但能够方便装填,还能提高射程与精度。他带领一支独立机动的枪手队伍,以不可思议的远距离精确射击,射杀了许多英军高级军官,多次以极小的代价换得极大的胜利。多数军事专家认为这支部队是现代狙击的起源。

他们所用的子弹是标准圆形弹头,加上自己包裹的鹿皮,另外所用火药盒也是定量的,可以比较精确地控制每次装填的火药量,所以可近似地视为当时的“高精度子弹”和最早的狙击用弹。这种弹用动物皮或丝绸包裹弹头和火药,再用通条打实,能增高膛压和初速。到战争后期,为了进一步提高射击精度,士兵自己在弹丸基础上加工,或打磨弹尖,或将烧熔的铅水灌入自制模具中。这可称得上早期的弹丸加工工艺。

由于独立战争时期狙击手产生了很大作用,催生了逐渐改良的远距离弹。战争后期已经有专门生产的弹药供狙击手使用。

技术的革新,使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段时期枪械及弹药摒弃了陈旧的设计,开始走向成熟。在小口径步枪的基础上,小口径狙击枪也率先发展起来。由于狙击步枪大量使用,普通弹的射程、杀伤力以及射击精度都满足不了远距离射击要求,二战结束后便出现了在原弹丸基础上改进的方案。

最直接的方法是增加弹头质量。美军曾在7.62mmNATO弹上采用10.9g的民用弹头,其在600m距离上穿透力和射击精度都能提高25%~30%,但仍然无法达到800m以上的射击距离。

另一种方法是增加弹丸长径比,即直接增加弧形部半径。美国陆军采用过一种马格努姆猎用步枪弹,弹头较51mm标准弹长出16mm,使其有效射程可达到900m。在保证弹壳和膛压不变的条件下,这种方法确能使弹形更尖锐,阻力更小,存速能力和理论精度得到提高。但特殊的弹头长度不能很好兼容于所有狙击步枪,这对当时的弹药勤务性有很大影响;且易造成卡壳的状况,不利于可靠性;弹头加长也会增加弹头质量。

还有增加铜垫和铅垫的方法,即在弹头壳内尾部装填部分铅或铜质量物,目的是密封弹头壳尾部,增加膛压气密性。

许多国家又采用过民用比赛级弹头。这种弹头形状比较符合空气动力原理,锥底面积小,可减小涡流阻力,存速能力强。

另外还有增加或改进发射药的方法,采用高速或高能药,这样能增大膛压,提高初速,如Black Hill公司研制的Mk262型小口径狙击弹。但这种方案对枪管要求很高,磨损过快导致寿命大幅下降也是狙击步枪的症结所在。

综合因素的考虑使得前人只能加大口径来增加远距离威力,大口径狙击步枪开始发展。一战中投入使用的装甲车,使得大口径狙击枪产生了雏形,称为战防枪。

  西蒙诺夫战防枪

最初的弹头则是以穿甲为主,比如“反向弹头”(reversed bullet)和进一步的“K子弹”。之后由德国人发明了毛瑟M1918[6],发射13.2mm×92mm半凸缘瓶型弹。该弹是一种钢心穿甲弹心、被甲弹头壳弹丸的枪弹。这种子弹能在百米距离上击穿20毫米厚的钢板。

 德国毛瑟13.2mm反坦克步枪

二战后北约和华约分别统一了大口径机枪弹.50勃朗宁机枪弹和12.7×108mm机枪弹,它们采用的是穿甲弹或穿甲燃烧弹结构,由弹头壳、铅套、钢心、被甲以及燃烧剂组成。两者迅速作为12.7mm口径狙击步枪弹推广开来,比如用于美国的12.7mm500型哈斯金斯狙击步枪[7]和苏联V-94狙击步枪等。其中一个明显原因是当时该口径弹作为标准弹装备于机枪中,消耗量巨大;此外两种弹口径一致,弹道性能极好。例如.50勃朗宁弹,初速可达854m/s,枪口动能16.774KJ,有效射程是7.62mm的2~3倍。穿甲性能也不错,可在300m处击穿25mm厚钢板,1200m处能击穿13mm厚钢板。精度高,能在1500m精度达到1~1.5MOA。 大口径机枪弹枪匹配技术研究(3):http://www.751com.cn/jixie/lunwen_6610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