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此,泡沫由于其良好的电磁波衰减效果及对上述缺点有效的克服成为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有研究潜力的多波段无源光电干扰介质。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3 论文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
1)进行广泛的文献资料检索阅读以及实际工作的调研,收集基于泡沫的光电干扰技术近几十年来的发展趋势,研究成果,实验装置,原料试剂,一般评价方法等相关内容;
2)对所具备的资料信息进行理论分析处理,确定出本次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验方案;
3)实验装置的详细设计说明;
4)泡沫性能的测评方法与实践;
5)生成泡沫的原料配方的选择,并测试不同配方、同一配方不同原料配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结合实验结果对影响泡沫红外遮蔽效果的不同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最终给出对应的明确结论;
2 原理分析
2.1 泡沫的定义
泡沫,是聚在一起的许多小泡。由不溶性气体分散在液体或熔融固体中所形成的分散物系。其体积的线性大小在10-5厘米以上。其形状常因环境而异。例如肥皂泡沫、啤酒泡沫等都是气体分散在液体中的分散物系。又如泡沫塑料、泡沫橡胶、泡沫玻璃等都是气体分散在熔融固体中的分散物系,经冷却而得,固体泡沫为轻质多孔海绵状物质或轻质多孔刚性物质。
本次试验设计中用到的泡沫为气体分散在液体中的泡沫,属于气液不稳定非均相体系,我们称之为水基泡沫。
通常来说,水基泡沫有两种聚集态。一种泡沫被称为稀泡,它是气体以小的球型均匀分散在较粘稠的液体中,气泡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弱,由于外观类似乳状液,有时会称这种稀泡为“气体乳状液”;另一种被称为浓泡,它是由许多密集的小气泡堆积在一起,气泡间只被极薄的一层液膜所隔开,构成多面体气泡而堆积起来的。浓泡才是真正的泡沫,本次试验设计中用于实验的水基泡沫正是浓泡。
包裹在气泡外的液膜,其厚度一般处于几微米到几十纳米之间,且每个个体气泡膜的曲率半径不尽相同,对光线具有很强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
2.2 泡沫的生成机理来.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前文已经提到,泡沫是气体在液体中的一种分散体系,故产生泡沫的首要条件就是气体能够和液体进行相互接触,并且只有气体和液体之间能够连续、充分的接触,才能产生过量的气泡。生成水基泡沫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气液混合接触,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气体从外部进入液体,如液体被搅拌时混入气体;二是气体从液体内部产生。如两种溶液混合时产生泡沫,气体从液体内部产生时,形成的泡沫一般气泡较小、较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生成水基泡沫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实践证明,摇荡纯溶剂并不会起泡,只有摇荡某种溶液才会起泡,而摇荡未加任何起泡剂但并不纯净的水时所产生的泡沫,其寿命十分短暂,只能瞬间存在。说明在纯净的气体和液体之中,还必须存在另一种物质,才能够产生气泡。我们称这第三种物质为起泡剂或助泡剂,通常在配置发泡溶液时充当起泡剂的是表面活性剂。由于气体密度远小于液体密度,在液体中产生的气泡会很快上升到液面位置,对未添加起泡剂的液体来说,由于无法形成牢固的液膜,所以无法产生泡沫;而对于含有起泡剂的溶液来说,当形成气泡时,液体中出现气液界面,这些起泡剂就会形成定向吸附层,吸附在气泡外的液膜表面,形成牢固的膜。 红外屏蔽泡沫遮蔽装置研制(3):http://www.751com.cn/jixie/lunwen_74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