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直接应用的优良的苦苣苔科园林绿化植物有5属32种,主要为唇柱苣苔属、半蒴苣苔属、小花苣苔属、蛛毛苣苔属、异裂苣苔属的种类[5]。这类植物观赏价值较高、易获得种源,又多为多年生肉质草本,适应性强,易栽培。苦苣苔可在园林中做各种花境和地被植物,无论从花、叶、果、形等各种角度,都有良好的效果;又因苦苣苔科植物大多数是岩生植物,抗干旱、耐瘠薄,所以可以利用一些种类生长迅速、覆盖效果好的特点用于绿化贫瘠的地方[5],所以就其在园林园艺上的可应用性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2 牛耳朵概述
1.2.1 牛耳朵植物形态
牛耳朵(Chirita eburnea Hance)是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唇柱苣苔属(Chirita)植物,别名石三七、石虎耳、岩青菜、矮白菜等。牛耳朵为多年生草本,高15-30 厘米。具粗根状茎,根生叶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0-17厘米,宽3-6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狭,下延成柄,全缘或波状,两面均被毛,质厚,粗糙。叶基生,肉质,叶片卵形或长卵形,具边缘全缘,两面均被贴伏的短柔毛。花茎高约20余厘米,被白色毛茸,小花呈聚伞状排列,有柄;花柄基部有苞片1对,阔卵形,长约1.5厘米,抱茎;萼片5,基部连合。裂片线状披针形;聚伞花序2-6条,不分枝或一回分枝,每花序2-13花,花序基部有两片苞叶,蓝紫色或紫色的花冠管圆柱状,长3-4.5厘米;花冠基部管状,裂片2唇形,浅粉红色;发育雄蕊2,不发育雄蕊2;子房2室。蒴果线形,长约5厘米,黄棕色,先端尖。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6-7月[8]。
1.2.2 牛耳朵的生态习性和应用
牛耳朵主要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区,生长于海拔100-1500米的石灰岩山地或山沟边林下。喜温暖湿润,自然条件下生长主要集中在多雨的春季,不耐高温严寒,高温季节和冬季多呈半休眠状态。喜疏松肥沃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8]。牛耳朵根茎或全草入药,性甘、平,有清肺、止血、止咳、除湿、解毒、治肺结核等功用,广西民间广泛用来治疗肺结核、高血压等疾病[9]。牛耳朵可用于露地花坛、缀花草坪及疏林下地被植物栽培,并且叶片翠绿,四季常青,花期长,花梗顶端苞片如翩翩起舞的蝴蝶[10]。所以牛耳朵作为一种集观赏、药用于一体的植物,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以更好的利用这一自然资源。
1.2.3 牛耳朵植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牛耳朵因其外型优美、四季常绿,盆栽效果佳可路边种植,具有很高的园林应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而受到关注。2008年王莉芳、盘波研究了苦苣苔科植物(包括牛耳朵)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指出:广西大部分苦苣苔科植物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他们还对广西苦苣苔科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引种驯化、选育、园林应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5]。
但现在人们对牛耳朵的利用大多是直接采集野生的资源,关于其人工栽培及相关栽培生理的报道十分少见,仅见温放,李湛东2006年在《植物生理通讯》上做出有关牛耳朵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的研究报道[11]。相对于生理、繁殖研究,牛耳朵的药用价值及其有效成分的鉴定分析方面研究比较深入,吴建璋、文永新等人研究了牛耳朵乙醇提取物(CHE)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得出其乙醇提取物对SHR有降压及逆转左心室肥厚作用的结论[12]。有关牛耳朵成分的研究也出现相关报道。蔡祥海等人指出其甾类和萜类等活性物质已到得分离鉴定[13,14],陈文娟等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得出牛耳朵脂溶性主要成分为: 亚油酸乙酯(10.86%),油酸乙酯(9.46%) ,十四烷酸乙酯(9.15%),B-谷甾醇(6.99%) , n-棕榈酸(4.89%)[15]。随后,陈文娟等又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溶剂萃取,柱层析分离等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与活性的研究,并研究部分单体成分的体外抗肿瘤活性[9]。这些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草药资源奠定药用化学物质基础,也为牛耳朵药材及其提取物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但是,目前我国对牛耳朵的研究大多处于广西等较南部地区,北方地区罕见文献报道,且至今尚无牛耳朵对不同温度生理响应的研究报道。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牛耳朵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探明牛耳朵抗寒的耐受性和适应性十分有必要。 牛耳朵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3):http://www.751com.cn/shengwu/lunwen_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