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有人说,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加强数学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在拥有学习兴趣之后才会想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所学知识就会牢记于心,对未知的领域充满好奇。教师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另外,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还能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数学生活化”和“生活数学化”的相互转化,可以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基本学习要领,最终运用于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也不是没有思维要求的反复操练,而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经历有意的“做数学”过程,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数学结论和数学问题,掌握数学思维的基本方法,获得成功的喜悦,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和熏陶。[1]
3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3.1 教学内容生活化——教材的组织
3.1.1 导题的生活化艺术
自然界中很多情境,譬如日出日落、花开花落、四季交替等,都为学生们所熟知,而如果能够把这些学生熟悉的自然情境引入课堂,讲学习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现实结合起来,就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具体而形象了。在数学教学生活化中,注重导题的艺术化设计能调动起学生整节课的兴趣。比如: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知识,引入“周期现象”的概念。可以先出示“春夏秋冬”四张图片,表示一年的季节交替,再放映“日出日落”的交替,最后小结:像这样几个一组、依次排列、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周期现象。此时,学生因为有身边事例的感知,所以能很快理解记住这一概念,教师能很快顺利成功地完成导入这一环节。教师应该在熟悉教材后,选取适当的生活化教学实例,进行导入。导题应简短、明了,做到开门见山、开宗明义。有时不少教师会在上课前让学生做一些之前已学知识的练习题,用来引出接下来学习的知识,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比如,在学习小数乘整数运算时,先让学生练习巩固整数乘整数的运算,既能巩固旧知,又能引出新知。温故知新,一举两得。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阶段正处在课堂起始阶段,处理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2]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如:在学习“认识负数”这一课时,请学生观察温度计,提前观看收听电视或广播的温度的读写法,有利于学生从身边事物中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3):http://www.751com.cn/shuxue/lunwen_60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