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解调器的作用是通过对接收的调制信号序列或传输码字进行最优估计,然后输出数字编码序列到信道译码器。
信道译码器对传输信息进行估计和判决,估计准则是跟据编码准则和信道特性而定的,目的是使信道噪声所造成的信号判决错误最小化。
最后,信源译码器根据信源编码准则将得到的信道译码器输出的编码信息序列经过信源译码后,得到信宿。
作为提高数字传输可靠性的重要技术之一,信道编码在数字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在移动通信系统中,GSM系统采用了奇偶校验码和卷积码;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了卷积码和Turbo码;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空间数据咨询委员会(CCSDS)则推荐Turbo码为遥测标准码;在计算机通信中,采用了简单检错码和循环码。由此可见,信道编码技术在数字通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一种优秀的编码技术往往可以带来通信技术的变革。
2.4.3 技术指标
信道编码在工程实践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 传输速率
a.码元传输速率
码元是指携带数据信息的信号单元。每秒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称为码元传输速率,单位是波特,简称波特率。码元传输速率又称调制速率。
b.比特传输速率
每秒通过信道传输的信息量称为比特传输率,单位是比特/秒,简称比特率。
这两种传输速率的定义不同,但都是衡量系统传输能力的主要指标。对于二进制来说,每个码元的信息含量为1比特,因此,二进制的码元传输速率与比特传输速率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对于M进制来说,每一码元的信息含量为 比特,因此,如果码元传输速率为 波特,则相应的比特传输速率 为
。 (2-4)
(2)差错率
差错率是衡量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定义:
a.码元差错率
指在传输的码元总数中发生差错的码元数所占的比例(平均值),简称误码率,一般用符号 表示。
b.比特差错率
指在传输的比特总数中发生差错的比特数所占的比例(平均值),用符号 表示。在二进制传输系统中,码元差错率就是比特差错率。
c.码组差错率
指在传输的码组总数中发生差错的码组书所占的比例(平均值)。 系统的设计者和用户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对差错率有不同的要求。
(3)可靠性
可靠性是衡量传输系统质量的又一重要指标。而降低误码率以满足系统的要求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降低信道(包括调制解调器、传输媒介)本身所引起的误码率;二是采用信道编码,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增加差错控制设备。
2.5 信道编码的发展
1948年信息论的开创者C. E. Shannon 在他的开创性论文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中首次提出著名的信道编码定理,阐明了在有扰信道中实现可靠通信的方法,提出了著名的有扰信道编码定理。从理论上为信息编码的研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莫定了纠错码的基石。
对于离散信道,Shannon编码定理告诉我们:任意给定平稳离散无记忆信道,都存在信道容量C,当信息传输速率R<C时,存在信道编码方式,当该编码长度足够大时,译码出错概率P→0;反之,R>C时,任何编码方式都不能使P→0.对于非离散信道也是如此。
Shannon同时证明了信道容量C取决于传输信号的信噪比SNR,C是SNR的增函数。设某信道的容量C确定时,当信信息传输速率R →C为实现无差错传输,R所对应的SNR称为Shannon容限。 Matlab循环码在不同信道中性能仿真研究+流程图(6):http://www.751com.cn/tongxin/lunwen_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