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中,学龄前儿童学会了在家庭中没有的秩序和广泛的友爱之情,同时也接受在家庭中不存在的竞争和挑战。儿童进入幼儿园,与同龄人交朋友,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会在班级和幼儿园应遵守的秩序,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在学习和操作等活动中与其他小朋友竞争,并从中得到进步,这同时也是一种挑战。然而我们知道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总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甚至儿童之间也会发生冲突。幼儿园老师在面对不同的状况时应该做出适当的反应。
正是因为家庭和幼儿园这两个环境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家长和教师给孩子们起榜样作用,当自己发生错误的时候,应该及时改正,同时以恰当的行为方式来帮助儿童纠正已经养成的偏差行为。不管所面对的是怎样的儿童,都需要以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去与他们沟通,只有了解他们,才能帮助他们。
(3)关于增权理论
“增权”是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赋予个人或充实个人或群体的权力。增权理论强调将助人关系建立在信任合作和分享权力的基础之上,构造平等式的伙伴关系;通过工作者和案主的共同努力,以多层面的介入来引导其加入改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增权理论特别强调社会工作者与案主间的伙伴式关系以及多层面的介入,目的在于使案主摆脱长期的负面评价所带来的“耻辱烙印”,以便实现其正向自我,继而提高案主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强化其参与动机,提高其参与能力。
在本论文中,笔者通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与案例幼儿园的部分学龄前儿童、教师和家长建立互相合作的伙伴关系。通过对以往沟通模式的了解,建议家长和教师在与儿童的沟通中能放下作为大人的权威,多听听孩子们的心声,明白他们真正需要的,从这一刻开始不仅仅只关心儿童的学习,更关注他们的内心。通过教师和家长自身的改变,去帮助纠正孩子们的问题。同时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学龄前儿童的沟通,知道他们希望在大人身上得到哪些肯定和赞赏。并在沟通中挖掘出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适时地鼓励他们勇敢的对家长和老师吐露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来加强与学龄前儿童的有效沟通。从而一步步解决与学龄前儿童之间的沟通问题,并更有效地帮助学龄前儿童克服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
(四)关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学龄前儿童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想法,那些层次较低的需求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他们更需要的是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作为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老师和家长应该要学会开始倾听孩子的想法,理解并尊重他们,而不是一的用成人的权威去打压他们的思想;同时学龄前期是孩子们大脑发育黄金期,我们会发现学龄前儿童总能发挥很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个时候如果成人可以鼓励和支持他们,那么他们就会有更大的自信心,而这种自信心可以推动他们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 上一篇:家庭养老观念的代际变迁研究+文献综述
- 下一篇:外贸行业供应链一体化营销管理研究+SWOT分析
-
-
-
-
-
-
-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