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沿江城镇带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向上增长。全面完成了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根据习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要求,将它作为促进区域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认真抓好落实,努力谱写好中国梦中的江苏区域篇章。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为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充分利用地区发展的资源条件、环境优势,应根据江苏省沿江城镇带区域在十二五规划进程中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的积极成就和存在的缺陷不足,做出全面系统的时空分析,为更好地推进十三五规划和建设新常态下的城乡一体化打好基础。
2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质量水平
2.1 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借鉴当前国内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评价成果,结合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尽量克服一些不足与弊端,立足指标选取的可行性、可量化比较性、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8],从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入手,构建出江苏沿江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创新,主要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创新能力水平,推进去产能、去库存、调结构、转方式的进一步发展,体现经济非农化程度和水平,涵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科技机构数、研究与发展经费内部支出、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区域GDP比重等5个评价指标;2、协调,主要体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有序推进,涵盖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人均GDP等2两个指标;3、绿色,主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生态质量和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水平,促进绿水青山建设,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涵盖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一次能源生产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3个评价指标;4、开放,主要体现当今社会物质逐渐富足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综合素质水平,对文化的认识、保护和追求程度,涵盖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之比、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座席数、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组织文艺活动次数等3个评价指标;5、共享,主要体现新型城乡发展关系,反映城乡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社保覆盖率和当下的就业形势,涵盖普通高等学校万人拥有专任教师数、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城镇登记失业率等3个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