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部分学者主要是对宅文化带来的一系列次生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例如:曹立中、王萍分析产生“毕加索、居里夫人”现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的对策[ ];唐雪莲、郭雯从传播渠道、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四个方面对御宅族的人际传播发生变异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探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柳长兴、秦琴、代晓华分析了大学生宅居寝室与自我期望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大学生自我期望形成
要素进行了相关的推断[ ]。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宅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缺乏以理论为依托并且与当代大学生实际身心发展状况相符的研究,二是内容没有涉及到大学生对于宅文化的“认知”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某高校当代大学生的“宅”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从大学生群体的视角对宅文化进行探索和分析,简单归纳出新时期大学生对宅文化的认知和态度。
3研究设计
为了对大学生宅认知与态度进行更准确的研究,笔者采取了问卷调查的资料收集方法。问卷调查的数据来源于附录中的《大学生对宅现象的认知问卷》。此次调查问卷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等,第二部分为问卷问题,是根据大学生如何看待宅的问题按照问卷设计的语言要求而设计的,包括大学生对宅认知的了解度、宅现象的喜欢度、宅表现的认知度、认知途径、宅现象利弊认知情况等问题。选择题17题,开放题2题,共计19题。
实际调查过程中,以学院为单位,进行了简单随机抽样。具体抽样方案:(1)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全校抽出8个学院;(2)在所抽中的每一个学院随机抽出大一到大四共25名学生。
全部问卷的数据检查核实后编码、整理、录入,并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的类型主要是均值比较、交叉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调查对象为某高校(H大学)全体大学生。本次累计共发放问卷200份,样本量200,有效问卷199份,问卷回收率为99.5%。在有效问卷中,男生74人,占37.2%;女生125人,占62.8%。由于该高校为师范类院校,女生数量多于男生。大一学生66人,占33.2%;大二学生80人,占40.2%;大三学生44人,占22.1%;大四学生9人,占4.5%,调查对象主要以大一、大二、大三人群为主。大四年级的学生由于课程已经结束,很多人处于离校状态,故接收调查的大四年级学生人数较少。(被调查者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同时,被调查者中,城市人口100人,占50.3%,农村人口99人,占49.7%;96人为独生子女,其他103人为非独生子女,数据表明:在调查过程中,城市与农村人口样本比例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样本都比较均匀,保证了调查数据的有效性。
表1基本信息构成N=199
人数(人) 比例( %)
男 74 37.2
女 125 62.8
大一 66 33.2
大二 80 40.2
大三 44 22.1
大四 9 4.5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