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提供给每个客户端个人“K歌房”。无论是个人意见的表达,无论是新闻广告的传播,无论是否具有某种目的性,新媒体使用者的信息代言都更趋于个性。
(二)政府危机管理的内涵
“对于公共危机的准确认知,是政府危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公共危机是指对整个社会正常秩序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威胁或危害,需要做出关键决策进行处置应对的各类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就是危机管理的过程。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以及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处于核心位置。”[1]然而,公共危机中的非官方舆论大量涌入到舆论市场,使得舆论经常以一边倒的气势将矛头指向政府、指向体制。因此,政府有效的危机管理,已是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从字面意义来看,政府危机管理的涵义就是政府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突发”意着该事件没有预见,“危机”意着该事件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如此而言,政府危机管理就是政府履行其职责,使用其职权,运用诸多手段来化解危机状况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危机发生时的自治能力,及时、有效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2]
(三)新媒体介入政府危机管理的必然趋势和意义
近年来,温州动车事故、北京暴雨事件、江苏启东事件等公共危机事件接连拷问着中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威胁着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综观此类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公共危机的起因过程、变化态势、最终走向都因为新媒体的介入,而日渐呈现出复杂、多样、难以预测的特征。如何在新环境下加强政府危机管理的水平,提高政府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已然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聚焦。既然危机产生于新媒体,那么就“解铃还须系铃人”,化解危机也应当借力于新媒体。
从价值维度来看,新媒体介入政府危机管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新媒体为政府危机管理提供工具性支撑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冲击着社会整体的运行轨道,更牵涉着相关利益涉及主体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事实证明,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人间悲剧、资源损失、利益冲突等关乎公共危机涉及主体的身体和心理的伤害。而公共危机事件又常常以网络舆情的形态出现,新媒体既是网路舆情的发生地,又是政府危机管理的练兵场。只有运用好新媒体这一技术工具,才能决战决胜打好克服新媒体时代突发危机事件不良影响的攻坚战。
2.新媒体为政府危机管理提供方向性指导
即便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让人猝不及防。但是新媒体却在另一个层面给了政府危机管理方向指导,使得政府危机管理可以有预案,有准备,有思考。政府危机管理需要时刻对新媒体中呈现的动向进行监测管控,将“把关人”的角色弱化,而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来化解舆情。因此,只要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利用新媒体,从而采取相应作为,就能够弥合公共危机带给社会的伤口,为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保驾护航。
3.新媒体为政府危机管理提供信任保鲜剂
在当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大框架下,政府的危机管理同时也是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一环。新媒体将危机管理过程中的政府具体行政部门乃至行政公职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呈现在社会和公众面前。这对于政府的依法行政和接受监督来说,都会有正面的推动作用。新媒体危机公关对于政府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树立行政机关权威力和公信力的契机。积极稳妥的危机管理方案不仅能够解决公共危机的实际问题,而且能够短时间提升政府形象。反之,只会不断侵蚀政府部门摇摇欲坠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