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码头镇的发展和国内许多城镇一样,存在着环境的污染、景区开发力度不足、没有突出产业特色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也毫无疑问的制约着码头镇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本论文通过对码头镇旅游的发展历程的研究,分析其不足,并从产业升级、加深开发力度和特色、村民集体参与等多个方面,就码头镇的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提出了建议。
1 码头镇旅游发展优劣势分析
1.1码头镇旅游发展优势
1.1 .1悠久历史
码头镇位于淮安市区西南郊10公里,始建于公元前221年,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自秦始皇置淮阴县开始,码头镇便一直为县治所在。在古代时称为“马头镇”,后来因为黄河、淮河以及运河交汇,成了水上码头,故称“码头镇”古代南船北马的分界地和漕运中心,著名的洪泽湖大堤也源于码头。这里有许多的历史古迹,淮阴故城遗址、秦甘罗城遗址、清河旧县遗址便是码头镇悠久历史和底蕴的见证。
1.1.2名人资源
提到码头镇,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出生在这里的古代名将韩信,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张良、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韩信自幼熟读兵书,但早年家境贫寒,经常寄食于他人,因此常常被他人厌弃,曾几日无饭可吃,因此有漂母见其可怜,赠其饭吃,韩信也立志报答,后追随项羽,因不得重用,投奔刘邦,深得军事萧何器重,后有“月下追韩信”的美谈,至此,韩信如鱼得水,开始展现自己的才学,每战必胜,最终垓下之战助刘邦彻底击败项羽,建立汉朝,成名之后也兑现了诺言,报答了漂母的恩情,因此有了“一饭千金”的典故。
除此之外,著名的汉赋大家枚乘父子、以及东吴的名相步骘也是为人们所景仰,这些都是码头镇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因素。文献综述
1.1.3 气候条件
码头镇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区,属亚热带湿润—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年平均气温为14.8℃,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4℃,年极端最低气温为-8.5℃,年总降水量为916.3mm,年日照总时数为2012.5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6%,这里降水充足,同时这里是淮河、运河交汇,加上是洪泽湖大提的起源地,长期的水源滋养,使这里的土地肥沃,而且这里的光照充足,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优良的环境让码头镇的农业资源特别丰富,是发展观光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的适宜地点。
1.2 码头镇旅游发展劣势
1.2.1码头镇旅游发展用地不足
码头镇景区面积仅仅为10.9平方千米,仅占全镇总面积的27%,而在这有限的地点中,却有着三闸遗址、漂母墓、韩侯故里以及枚乘故居等多个景区景点的建设,而在其中还有很多饭店、医疗等很多基础设施,而码头镇乡村旅游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然会占用农业用地,而对于旅游经济还不完善,不能满足人民基本的生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将农业用地转换为旅游用地,这是不切合实际的,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得将旅游用地转换为经济优势,这样村民才能有信心将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这点不解决便势必会影响这码头镇乡村旅游长期的规划和发展。
1.2.2 码头镇经济基础薄弱
做为一个乡镇,码头镇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种植和工业产值,然而这部分的经济并不能对码头镇的旅游发展起任何的带动作用,这类经济收入大多用于下一年的农业和工业生产之中,因此想要带动码头镇旅游的发展,还必须依靠旅游本身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但是码头镇虽然淮安市旅游发展的重点乡镇,但是由于发展的时间不足,以及开发的不完善,使得码头镇的旅游发展流于表面,年旅游人数仅仅数千人,所以码头镇旅游资源优势并未成功转换为经济优势,而这经济优势没有体现出来,这就导致了码头镇旅游发展后劲不足,没有充足的资金保证,码头镇景区景点的发展便会停滞,而且导致在景区景点周边的环境和配套设施难以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