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古镇与其他古镇之间这样的模仿照搬,使得古镇在体验式旅游项目的建设上缺少个性化的设计,缺少属于同里古镇的特色。
3.2 体验活动的真实性流失
同里古镇的旅游者,最初的目的肯定是来寻找那书中美得如画般的小桥流水人家,欣赏明清遗留下来的历史人文故居,感受水乡人的温婉与淳朴,来到同里古镇的旅游者们无非是想在这里找到一份遗失已久的恬静。然而,今日的同里古镇早已失去了它当初的静谧。在以前的书中,旅游者们从书本上阅读到的是“船从家中过”的同里古镇,这是同里古镇的特色,也是水乡人民所独有的。家家户户依水而建,邻里之间互相说笑,热闹极了。居住在这样的古典民居中,只能用“乐居在同里”来形容。然而,今日的同里古镇,虽然小桥流水人家依然存在,却已不复昨日。旅游者想要还原书本上的场景确实有些难了。同里古镇因为旅游事业的带动力,游客络绎不绝,古镇依旧热闹非凡。然而两岸的居民却纷纷搬离,只留下了一个个承载着一代代人记忆的房子,房子依旧,人却不在。时代的变迁,也给同里古镇穿上了“新衣”,古镇依旧能散发着它的魅力,古镇的基础设施开始得到完善。在感叹它的与时俱进的同时,看看周围越来越接近大都市的商业街,琳琅满目的商品,旅游者只能从仅有的建筑和故居中捉摸古镇原来的身影,这样的古镇所能体现的本真性可能要用“残留”二字来形容。不能否认的是,现在的同里古镇依旧焕发着生机,占据了各种优势,但在进步的同时,依旧要注意保持它的本真。新事物永远在不停的孵化,可是,像古镇这样的千年文物却值得去珍藏,而不是简单的用新事物覆盖。在保护力度上也同样应该加强,不能只单纯依靠“修旧如旧”的现代科技手艺。
3.3 体验式旅游还停留在被动式参与阶段
被动式的参与方式是传统旅游模式所固有的。作为传统旅游模式升级版的体验式旅游在发展的初期,也继承了来自传统旅游的局限性。同里古镇旅游在体验式旅游发展初期,被动式参与在同里古镇旅游中频频发生。最明显的要数古镇的套票形式,将几个景点进行捆绑式消费,如将退思园、嘉荫堂以及有江南婚俗馆之称的崇本堂、珍珠塔等景点进行串联式出售,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消费模式避免了单一景点的高门票消费,但是这样的消费同时也对旅游者的线路进行了捆绑,尤其是针对随团游的旅游者,他们被动的参与到所有的活动中去,无论他们是否有兴趣。对散客而言,还有一定自主选择的空间。
在活动的积极性上,同里古镇还有很大的改造空间。在活动的设计中,尽可能的强调旅游者的主体地位,而并非从活动的目的性出发,为节日而举办。如端午节的包粽子比赛,应该邀请更多的旅游者参加,而并非只是当地居民,使得旅游者作为一种旁观者。当然,旅游者也受自身心理的影响不愿意参加此类的互动项目,作为举办方的同里古镇应该想办法去调动旅游者的积极性。
3.4 体验活动项目的单一,缺乏主题性文献综述
体验式旅游应该呈现的是全方位的体验效果。之所以说休闲观光式旅游是体验式旅游的前身,是因为在观光式旅游阶段,旅游者在旅游中所收获的只有来自视觉上的体验,这样的体验是单一性的,过分的简单化了一场旅游的意义。在同里古镇旅游事业的现实打造中,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变化,不断开发新的体验式旅游产品。但是在开发旅游项目前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组织,使得开发出来的产品形式单一,体验单一,只是显露了体验式旅游的痕迹,如轿夫抬花轿走三桥,本来走三桥是寓意吉祥美好的,但是经济效益的驱动使得这项目过于形式化,并且在旅游者群体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体验式旅游项目的打造上,一般来说,体验类型越是丰富,旅游者所能获得的体验效果就会越好[6]。再如古镇的油菜花节,它所带来的体验也是单一的,还是以视觉上的体验为主。因此,现在古镇中的大部分体验式旅游项目都只是具备了体验式的发展条件,在打造上却呈现了单一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