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目前,教育界对生命教育已有不少研究,但是具体到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生命教育研究,则因其起步晚,成果相对较少,而且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成熟,在概念、内容等多方面并未达成一致意见。虽然新课标将生命教育的理念很系统地融入了思想品德课中,但是在教育实践中缺乏具体的操作性。所以,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研究还有待发展。
      (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繁荣的现代生活带来的是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互联网不仅架起了全世界的沟通桥梁,也为腐朽、阴暗、低级的文化打开了传播的大门,影响着当代社会的网络使用者。而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生命教育实施的目标之一正是端正学生对于生命的态度,促进对于人生发展方向正面积极的引导。这一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观,有利于有效地实施思想品德课,更有利于文护社会和谐发展。
    第一,生命教育带动初中思想品德课向人本化发展。我国所坚持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行“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也是为了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以往初中思想品德课较多的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课堂多以教师讲授为主,气氛沉闷。生命教育的加入带活了初中思想品德课,令学生学会思考人的生命本质,坚定人生的信念,充分表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第二,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和谐发展。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代社会青少年的生理成熟期相对提前,但心理成熟期却相对滞后。因此,其对于生命意义的认知停留在浅层次的水平,关爱生命的意识薄弱,自我保护与保护他人的能力更是不足。而初中生的心理正值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对于独立、自主的需求开始不断增强,但本身又不够成熟,仍然需要一定的心理与社会支持,这也就形成了这一时段的学生独有的特性:半成熟半依赖。因而其思想行为相当偏激、矛盾,难以平衡发展。思想品德课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平台,能够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得对生命的正确认知,树立起对生命价值的正确态度,而在其中融入生命教育能够为这一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确立的关键期——的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适应中学生的发展规律,从而使其身心得以和谐发展。“还有一些威胁青少年人身安全,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如打架斗殴、意外事故、违法犯罪行为等,困扰着社会整体,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表明了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 上一篇:对话教学视域下高中生哲学素养的培养
  2. 下一篇:课堂教学目标分析的技术路径
  1. 中学思想政治课中情感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初中政治课堂路径研究

  3.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道德素质调查研究

  4. 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5. 网络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

  6. 生命化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7.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导学案的设计研究

  8.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9.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0.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1.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2.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3.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4.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6.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7.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