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等教育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我们国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政策上,我们国家给予了很多的照顾。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本民族的文化圈,在生活方式、民族心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汉族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可以说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当他们来内地求学时,自然会出现较为复杂的心理适应问题,比如,他们既要适应异地文化又要接受与本民族文化的分离;面对陌生的以汉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他们的心里状态较为复杂,存在着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的文化适应困境。本次选题的目的是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适应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困境,让他们更好的适应汉族校园。
二、 研究意义
本次调查采用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方法,客观的反映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地校园的文化适应困境,针对反映出的困境提出建议,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内地校园生活,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本次研究结合了以往的研究成果,在文化变迁的背景下,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困境,发展了以往的研究,丰富了文化适应理论。
2.现实意义: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主要力量。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困境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地适应文化,提高文化素质;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处理母体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适应大学校园生活;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潜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有助于为国家民族建设提供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三、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运用质性、量性的研究方法,从调查问卷、个案访谈中收集资料,再通过spss统计软件分析调查问卷,从中获得信息。客观地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地求学时出现的文化适应困境。
(一)问卷调查法
本调查问卷分别从基本信息、语言的使用、人际关系、宗教信仰四个部分进行了调查,包括饮食、本族语言和普通话的使用情况、与师生的关系、宗教信仰及宗教信仰对其生活的影响等内容。在数据处理上运用spss18统计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和描述统计分析。
(二)个案访谈法
本次调查共访谈10位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的民族成份分别是维吾尔族、蒙古族、壮族、彝族、苗族、白族。此外也对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共同居住的汉族学生进行了访谈,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中出现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