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比例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在这一 趋势走过三十六个年头之后,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消息称将放宽生育相关的政策,开始施行“二胎政策”。在这一政策出台之时,很多家长响应号召,加入了培育二胎的大潮之中。三口之家模式的打破,家庭的格局面临了一次新的改革浪潮。在当下,幼儿的人格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不断发展在超高速的变化着。越来越多四口之家甚至五口之家的出现,不仅是对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提出考验,也是对孩子与自己兄弟姐妹或者是同伴之间的交往提出一定的考验。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带给幼儿的是又一人格变革浪潮。
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各界从原先的经济发展一位逐渐发展成教育创新发展一位,在教育界思考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之时,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开始关注幼儿教育这一方面的内容。人的一生起始于幼儿阶段,民间也流传着“三岁看老”的俗语,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人在幼儿阶段的发展足以影响他的一生_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在幼儿身心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人格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生活的环境、教育的背景等因素的不同,他们的人格特质也在不断呈现出差异性。如今越来越多非独生幼儿的出现,单单研究独生幼儿的人格是不够的。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明显察觉出独生幼儿与非独生幼儿在表现上的不同,因此,当下研究独生幼儿与非独生幼儿的人格差异成为最应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对幼儿的教育情况中,家长对于独生幼儿的教育已经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如:宠溺、专制等等。随着非独生幼儿的增多,家长在教育两个幼儿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迷惑性,他们对于两个孩子的教育存在着偏差,这种偏差往往是最能影响幼儿人格特质的。幼儿处在一个发展的敏感期,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巨大,而兄弟姐妹的出现恰好是打破他们原先固定环境的变数。
研究独生幼儿与非独生幼儿人格特质的差异,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当下幼儿的心理发展情况、社会适应性、性格方面的发展情况,也是希望通过研究,全面客观认识幼儿人格特质的重要性,根据两者人格特质的差异,帮助家长与幼儿园更加了解幼儿,明确对独生幼儿与非独生幼儿之间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调整家长、幼儿园、社区乃至社会对幼儿的教育,正视人格对幼儿的影响,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格特质,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二)研究背景
自实施“计划生育”之后,我国独生子女的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我国教育和心理工作者自80年代初开始论文网,对独生子女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多数以儿童少年为研究对象。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独生幼儿的人格无较大对照比较的对象,近些年更多的家庭选择了生二胎这一计划,从而在幼儿园的生活、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幼儿之间在人格方面的差异也更为清晰了起来。
西方国家研究独生子女已有百年历史,美国心理学家认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病态[ ]”,并且多数美国人至今都认为独生子女是不利于个体的发展的。
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对于研究独生幼儿与非独生幼儿人格特质的差异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方向之一。
二 幼儿人格特质的影响因素和意义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独生幼儿
独生幼儿是指没有兄弟姐妹的幼儿,是指除了与父母拥有亲子关系外,没有没有其他兄弟姐妹这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