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及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3]性格的表现形式有开朗型、刚强型、、腼腆型、、粗暴型、和优柔寡断型等等。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良好的性格体现在安静专注、勇敢自信、独立精神、勤劳善良、创造精神等方面。
3 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采取的不同的教育方式与儿童性格的形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父母的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以及其所表现的意义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对儿童性格的形成都起着潜移暗化的作用。因此,根据父母对待儿童情感态度的不同和控制程度的深浅,我们可以归结出以下四种家庭教育方式:
3.1“管放结合、宠而不溺”型
管放结合、宠而不溺”型也可称为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是指父母给予儿童适度规范和温暖慈爱的同时,能主动地以平等的身份与儿童进行对话,并听取意见。[4]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介于权威型与放任型之间,是比较理想的家庭教育类型,它表现为:父母(家长)与子女关系融洽,感情亲密;亲子间沟通多且较容易;亲子相互尊重、谅解,彼此了解;有事情父母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互相协商,指导并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见;奖惩分明、有理有据、分寸适当。家长不仅关注、分指导儿童的言语与行为,而且能接纳孩子合理的意见和想法,给予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利于儿童养成积极乐观的情绪态度,养成协作、沟通等能力,形成和发展自信、友好、与人合作、自制能力强等性格特点。
例如,佑佑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爱好广泛。从小,佑佑的父母就喜欢带着他到处旅游,增广见闻,在这过程中也会征求他的意见或是询问他对于所见所闻的感受、看法,并予以表扬或指点。通过这种方法来培养、锻炼佑佑的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得佑佑形成了情绪稳定、情感丰富、有主见且热情友善的性格。
3.2“以爱为名,绝对控制”型
“以爱为名,绝对控制”型家庭教育方式指父母往往以爱的名义要求儿童学习、生活中的一切言行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们对儿童的责打多过安慰,批评多过表扬,忽视了孩子是个有思想的主体,他们和成人一样,都需要尊严、尊重。这样武断粗暴的教育方式,严重摧残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绝对服从使得儿童被束缚,虽然不满,却慑于环境及父母的威严而不敢表露。长此以往,儿童容易形成焦虑或残忍的性格。
例如,驾车撞人并向受害人连捅八刀致死的犯案人药家鑫,从小受到的就是武断、控制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对他严厉异常,更会因其表现不佳而责打它。而他也由此形成了焦虑、残忍、攻击的性格,最终在一场车祸中暴发。这是给那些“狼爸”虎妈”们的一记警钟:每个罪犯的背后,都有个教育上的糊涂家长!
3.3“骄纵过度,期望过高”型
在“骄纵过度、期望过高”型家庭教育方式中,一方面,父母将自己的感情以及物质全身心的投入。[1]这种“一切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儿童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任性、利己主义、缺乏独立精神的性格。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家长们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遗憾转变成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儿童的身上,表现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典型心理。如果家长提出的要求超出了儿童的承受能力,儿童感到压力过大,就会变得脾气暴躁。当他们实现不了家长的期望时,也会厌恶自己的“无能”进而采取消极怠学,甚至是离家出走这种极端的逃避方式。家长以爱育爱,而不当的爱却成为了他们成长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