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在20世纪30年代,格林、雪梨等一批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幼儿早期与同伴的社会性冲突至少在幼儿出生以后的第二年就开始出现了。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姆伯格的研究发现:12~16个月的幼儿相互间的行为,有一半可以看做是破坏性或冲突性的。[4]
哈杜普认为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由工具性攻击逐渐向敌意性攻击转变,敌意性攻击的比率逐渐超过工具性攻击,在整个学前期,工具性攻击行为逐渐减少,敌意性攻击逐渐增加。[5]我国学者张文新等人认为,可以将幼儿攻击性行为阶段特征进行这样的概括:两种不同类型的攻击在幼儿园的三个年龄组中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小班年龄组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更明显的表现为具有明显于敌意性攻击,而大班年龄组的幼儿却恰好与之相反,中班年龄组幼儿的两类攻击之间次数以及概略大体上没有明显差距,二者之间差不多处于均势状态。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虽然多为工具性攻击,也常被视作是幼儿间的正常嬉戏,容易被家长和教师忽略,但是不进行适当的引导,不仅会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负作用,也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不良影响
3.1 形成不良个性特征
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性格非常复杂,它是由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有机结合组成的统一体。具体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理智特征。[6]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六岁以前是一个重要的人格培育期。”婴儿期是幼儿性格出现行为表现的第一个时期,从幼儿3岁左右开始不同的幼儿之间已经出现了具有差异性的性格特征,性格既是稳定的,但同时又是具有一定可塑性的。个性的形成,是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个体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人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各种客观事物通过主体的心理活动表现在个体已有的的保留机制和固定效应中,形成一定的态度体系,它具体的体现在个体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当中,从而构成个体独特的区别于他人的行为方式。人的性格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但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定,并且贯穿于他的日常生活中的全部行动之中。性格受社会影响大,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普遍社会性发展达不到常模,受利己排他心理的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分享行为得不到正常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导致幼儿的同伴关系恶劣,致使幼儿形成孤僻、任性、暴躁的性格。而幼儿一旦形成了暴躁、易怒等稳定的性格,就会在日常的生活中贯穿攻击性行为。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3.2对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心理学家韦斯特曾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调查研究,结果发现70%的暴力少年犯在13岁时被确认有攻击性行为,有48%的少年犯在9岁是就被确认具有攻击性行为。调查同时表明,幼儿的攻击性水平越高,今后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7]具有攻击行为的成年人的社会生活中多表现出暴力、急躁、容易冲动、无法控制自身情绪等特点,通常会在冲动的情况下做出攻击性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对社会也造成不良的影响,这其中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作用是最大的也是最深刻的,因为未成年人群体中特别是幼儿群体,自我辨识能力发展本就不完善,容易受到成年人的言行举止的影响,在没有成年人进行真确的疏导和教育的情况下,通常会误入歧途,习得一些不良习惯,特别是处在危机期的未成年人更是如此。幼儿时期遭受过家庭暴力,或长时间遭受冷暴力影响的幼儿,成年后的家庭生活更容易出现家庭暴力现象,并且会对下一代幼儿的生长发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成为错误的范例,下一代幼儿的心理也时常处在压抑、恐惧之中,从而形成家庭暴力现象的恶性循环。成年后踏入社会,也就要求个体从一个自然人完全过渡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遵守社会互动中的各种规则,日常生活社会性极强,幼儿时期的同伴关系成年后会变成与同事、朋友相处的同伴关系,在幼儿时期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幼儿,在交往技能的发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交往意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往往在成年后的社会生活中也无法与同事正常相处,这对社会生活的正常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就会出现同事间相处不好,上下级关系相处不好,不能正常进行工作和生活,长期生活在压力和焦躁情绪中,却又无能为力改变现状。这时常会出现一些精神性疾病,长期的精神压力造成精神崩溃,会选择一些极端行为发泄自己内心的不安,甚至选择自杀这样的错误方式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