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概述
习惯是什么?习惯既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也可指通过实践或经验而适应于做艰苦工作。由此可见,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练习巩固,并且习惯一旦养成,是不容易改变的。行为习惯包含了行为与习惯两方面内容,心理学认为行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一种行为方式。[ ]那么,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哪些呢?
2.1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内容
行为习惯包含了很多内容,本文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将行为习惯划分为以下几方面: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
2.1.1 品德习惯
良好的品德习惯不仅是尊重老师和长辈、与同伴友好相处、礼貌待人,还有遵守规则、诚实守信等。其中,最能反映个人品德的就是礼貌待人,因此应将文明习惯的培养作为重点内容。良好的品德习惯帮助幼儿得到同伴和老师的认可,是社会交往的基础,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1.2 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大致有饮食、排便、睡眠等方面。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幼儿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并且有助于培养幼儿有规律地生活。睡眠时间是幼儿生长的黄金时间,必须为幼儿提供安静温馨的睡眠环境,使其养成固定的休息时间。此外,三至六岁的孩子应学会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养成每天定时大、小便的习惯,逐步学会自理大小便。
2.1.3 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有两大方面,包括保持个人身体、服装的整洁以及保持周围环境整洁。例如,不乱扔果壳纸屑,不用脏手揉眼睛。幼儿要勤洗手、洗澡、剪指甲、理发,还要学会正确使用手帕,这样不仅能清洁身体还能预防病菌侵入。另外,整洁的仪表还可以给他人留下较好的印象。
2.1.4 学习习惯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热爱学习活动、注意力集中、正确的读写坐姿及握笔姿势、爱护图书文具等。幼儿时期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将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轻松,为今后中小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幼儿应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建立良好的常规,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学会自我管理。幼儿期是巩固和扩展婴儿时期养成的好的习惯,纠正不良习惯的黄金时期,也是形成初步的生活学习习惯、遵守行为准则的习惯的关键期。幼儿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必须抓住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及时施加正面影响,否则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消极影响。
幼儿不成熟的心理,导致他们对于自己行为的控制力不强,常常出现动机和行为的不一致的情况。学前儿童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就像未经雕琢的水晶,需要成人有意识的指引。这时的幼儿尚未受到不良的生活、卫生行为影响,教师和家长要充分理解幼儿的心理,给予幼儿宽容和关爱,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并予以适时、适当的健康教育。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利用表扬或者奖励等方式来强化他们好的行为,通过多次练习,使这些好的行为逐渐内化为幼儿自发的行为,最终使幼儿逐步养成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