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Key words:Stock price volatility   macro factors  micro factors
    目 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3
    (三)创新点和不足    4
    二、文献综述    5
    (一)宏观因素影响我国股票市场价格的相关研究    5
    (二)微观经济影响我国股票市场价格的相关研究    8
    三、股价影响因素分析    9
    (一)外部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9
    (二)内部微观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12
    四、实证分析    14
    (一)外部宏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4
    (二)内部微观层面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8
    五、政策建议    19
    (一)政策干预股票市场要做到更有针对性     19
    (二)加强投资者对理性预期的引导,降低熊市对经济的破坏力    20
    (三)完善股利分配政策    20
     一、引言
    我国股票市场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24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股票市场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更加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信息,截至2015年2月底,沪深两市境内上市公司总数已达到2656家,同比2014年底的2613家增长了1.65%,总市值达407592.69亿元,同比2014年底的372546.96亿元增长了9.41% 。股票市场显然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在股票市场迅速发展并且取得重要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与世界上其他发达的股票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依然存在着发展不成熟、功能不健全的诸多问题。这些不健全的因素不仅严重阻碍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而且也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无形桎梏。由于各方面很不成熟,股票市场经常出现背离经济形式的暴涨暴跌现象,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
    1.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阶段,对我国股市变革提出新要求
    过去,我国以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主,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高、成本高、产品质量低、效益低,出现了产能过剩、经济结构失衡、地方债务危机等问题。高利率、高税收、和高行政成本严重制约了我国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引领的靠投资和增发货币来推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显然已不再适合我国经济的发展的要求。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阐述了经济“新常态”的含义,即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实现新常态经济增长的目标,需要我国股票市场发挥创新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支持和引领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
    2.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停滞不前
    在我国股票市场运行的各个层面上,都反映着行政化的管理模式,造成我国股市存在较为严重的政府行为。沪深两市成立后,政府监管部门过多的介入了我国股票市场的设计,使得我国股市带有较强的政府特色。另外,我国股价波动模式由于其特殊的运行模式而有其独特性。一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大,股票市场的风险收益不成正比,投资氛围浓重。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股价下跌更为严重,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亏损严重,合理收益得不到保证。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股票市场价格连创新高,而我国股价计仍处于下跌阶段,对比鲜明。
  1. 上一篇: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比较
  2. 下一篇:中国民营企业的金融环境分析
  1. 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及防范研究

  2. 我国大额存单市场发展情况研究

  3. 股票市场金融违法现象的原因及治理

  4.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策略研究

  5. 完善我国股票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探析

  6. 我国券商经纪业务盈利模式与发展趋势

  7.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前景及对策

  8.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9.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0.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2.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3.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4.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5.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6.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7.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