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宿迁吸收外资情况10
三.苏北吸收外资差异研究11
(一)苏北各地区吸收外资的优势.11
(二)苏北各地区吸收外资的不足.13
四.苏北吸收外资的措施.15
参考文献.1
一.苏北引进外资情况分析
(一)苏北经济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江苏的经济区域分成了苏南.苏中与苏北,这样区分最主要的原因是三大大区许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其中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好,苏中其次,苏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之还有些不足。苏南苏中以及苏北这三大区域的经济总量在全省经济总量的所占的比重是衡量这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标杆之一。在这几年江苏省推进三大区域同步发展,共同进步的战背景下,苏南苏中以及苏北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状况开始逐步的减小。特别是苏北地区在这几年经济状况已经进入了一个良好的状态,特别表现在苏北地区的经济指标增长速度迅速,可是即便如此苏北跟苏南之间的经济总量的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张。
最近几年,江苏持续的对三大区域的经济结构进行的不断调整,而且特别强调关注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苏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并且苏南与苏北之间的差距与原来相比已经小了很多。三大区域同步向前发展的战略在江苏省持续的提倡,从08开始提出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战略开始,其中特别强调,要把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苏北振兴经济好好地融会贯通,这才开始改变了江苏的南方与北方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状态。从2005年开始,苏南占全省经济总量的份额开始出现不断下降地趋势,到2010年的时候是 60.2%,这与5年前相比减少了1.9%;同一个时间段,江苏的三大区域各自的生产总值大概每年增多了13.7%和14.4以及14.2%,特别是苏北的后劲越来越明显,他所占有的优势也是其他两个地区所没有的。
可是在它发展的同时,我们既要承认发展速度较快的现状,也要认清苏北经济的飞速增长是建立在低基数的基础上的事实。所以,就现实情况而言,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包括苏中发达地区之间仍然有很大差距,而且苏南地区的经济总量在整个江苏省的占比还是超过了60%。
表1:江苏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年份 各自占全省GDP中的比例 各自的GDP的上升速度
南部 中部 北部 南部 中部 北部
2006年 62.1 17.8 20.1 15.2 15.2 14.3
2007年 61.9 17.9 20.2 15.4 15.4 15.1
2008年 61.8 18.1 20.1 15.7 15.9 15.2
2009年 61.4 18.3 20.4 12.6 13.5 13.4
2010年 60.9 18.4 21.7 11.7 14.0 13.8
2011年 60.2 18.5 21.5 13.2 13.3 13.8
说明:数据来自《江苏统计年鉴》
(二)苏北产业结构现状
观察苏北地区现在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形成了“二三一”的格局,也就是说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高,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较低。从1978年开始,苏北地区的经济基础就已经开始逐步好转了,特别是第一产业开始优化,农业收入得到上涨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第二产业增加的幅度也在扩大,第二产业的体系初具雏形;服务物业等的快速成长,变成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在苏北的各个城市与地区,也差不多构成了“二三一”的经济态势,从宏观来讲苏北地区已经完成了从农业向工业化的转变,开始到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的阶段。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说苏北地区的经济质量不高。表现在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偏高,第二产业又没有什么比较明显的优势,最后第三产业处于弱势阶段所占比例太小。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苏南地区第一产业在经济总量的比重是苏北地区的20%。从这数据就可以看出二三产业之间的落差才是是苏南与苏北之间差距最主要的原因所在。在苏北的五个城市中,发展的最好的应该是徐州了,因为徐州的工业化比较发达,早就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并开始向后期进行缓慢的过渡。剩下的盐城,淮安,连云港以及宿迁这四个城市发展较差,基本上是处于工业化的中期。我们都知道,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传统行业所占的比例偏大,因此这四个个城市的重点产业大多叔是传统的制造业,比如苏北发达的纺织业,轻工业制造以及简单的机械制造等等。与此同时,这些苏北城市也会发展一些新兴的产业。
- 上一篇:江苏沿江县市经济联系的空间分析
- 下一篇:江苏省服务贸易现状和发展路径
-
-
-
-
-
-
-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