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几十年以来,伴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快成长以及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及消费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变化深深地影响着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与各国广泛开展相同或相似的产品的贸易发展迅速,而这种以产业内贸易为特点的贸易模式也已慢慢成为推动全球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所谓产业内贸易,是一个国家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类产品的现象。例如,中国在从日本进口技术密集型的电子机械类商品的同时,也向日本出口同类产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产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及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出现并增加。然而,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少数几个贸易伙伴上,对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研究很少。本文利用GL指数与调整后的GL指数,对中国-新西兰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度,并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中国-新西兰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情况为两国的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
2 文献综述
3 产业内贸易理论概述
3.1 概念的界定
Balassa在20世纪60年代将产业内贸易描述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内产品在各国之间进行贸易的现象。Grubel和Lloyd最早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他们在其代表著作《产业内贸易》(1975)中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同一国家在同一产业内的进出口总和。对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学者根据研究需要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例如Finger和Falvery认为产业内贸易是一国同一产品组的产品存在同时进出口的活动,而Brander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相同产品的双向贸易[9 ]。我们看到,对产业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产业内贸易的不同定义。
在实证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采用将按照国际产品分类统计法(SITC)统计时至少前三位数相同的产品视为同类产品这一划分标准。这样,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就被划分为10大类,而产业内贸易就变成SITC第三层次商品的双向流动。SITC 3位标准将产品区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仅在第三层次所包含的商品有很大差异,从而有利于研究人员在进行资料分析和实证研究中统一标准。
3.2 产业内贸易的分类 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由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内贸易其理论解释各有不同,因此区分不同类型的产业内贸易对分析研究产业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Grubel和Lloyd将产业内贸易的分为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两种。
同质产品也称相同产品,是指一种产品之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的相同产品,消费者对它们的偏好是完全相同的。显然,在传统的国经济贸易理论框架下,同质产品的贸易是不可能发生的。但在产业内贸易理论中,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Bergstrand和Krugman建立了寡占竞争模型解释了相同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生。就表现形式来说,两国边境大宗商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季节性产品贸易、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相互倾销以及转口贸易都是重要的同质产品间的产业内贸易。
异质产品也称差异产品,是指产业内相互竞争的企业生产的、具有其他同类产品不同的特点的产品。产品设计、宣传和促销手段、地理位置等都可能成为产品差异的因素。产品的差异主要分为水平型差异、技术型差异和垂直型差异三类,水平型差异是指产品具有同样的质量,但产品特质如外观、牌号等不同[9]。技术型差异是指由产品所在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引发的产品生产方式的差别。垂直型差异是指产品在质量上存在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