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在“十一五”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却也遗留了一些问题,如核心龙头企业规模依旧不高等。“十二五”期间,常州市农业产业将会如何抓住产业革新的机遇,探寻更好的发展模式?本文将从常州市在新的“十二五”期间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2 常州市农业产业化概述
2.1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我国农业产业化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应运而生。农业产业化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克服家庭承包经营分散、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的局限性而发展出来的。它的发展适应了我国农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而在其产生以后发展迅速。它是我国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实践中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机制,是农业经营机制的又一制度创新。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将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农业生产向现代化的商品生产转变[1]。在发展农业关联产业的前提下,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为根本目的,革新农业生产体制,实现农产品的市场化和商品化。农业产业化有其独有的特征,表现为: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企业规模化、产品商品化等[2]。在农业产业经营过程中,只有拥有了充分、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及良好的区位优势,具备成熟的产供销一体的商品生产供应链,形成基础设施完备的农业产业集群,完成农产品商品化,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解决“三农”问题,才能走向标准的农业产业化。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2.2 常州市农业产业化的特点
常州,地处长江之南,太湖之滨,位于长江三角洲,毗邻苏州无锡。全市拥有养殖条件优越的滆湖、太湖等湖泊和面积丰富的丘陵平原资源。自常州市发展农业产业化以来,其发展特点可以总结出四点:一是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二是凭借区位优势;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四是创新农产品加工手段。
一方面,常州市依靠大娘水饺等龙头企业,依托位处长江三角洲中心的区位优势,利用滆湖太湖水产、武进花木、溧阳茶果等特色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另一方面,常州市通过本地农业龙头引导中小农业企业发展的方式,实行产业相互扶持的战略。还有,常州市合理利用江苏凌家塘农贸市场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发附加价值高、市场需求大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从而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带动农业生产,让农户受益。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2.3 常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果
“十一五”期间,常州市农业产业化成效显著。一是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常州市以优质粮油、苗林花木、名种水产、特色畜禽和经济林果为五大产业,构建起全市农产品商品生产体系。这五大产业占农产品商品生产比重达到了80%,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打下了集群经济发展的基础。二是龙头企业加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常州市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增加投资,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强科学管理,积极开拓市场等,实现了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三是农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期间,常州市建成了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四是利益联结机制形式多样。发展出了直接补贴、二次返利等多种利益主体联结机制。五是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明显提速。常州市加大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力度,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和加强政策支持,使得农业标准化基地不断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也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