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在Ⅰ、Ⅱ类产业中,木材加工业基尼系数呈快速上升状,2006~2011年基尼系数分别为:0.5468、0.5526、0.5814、0.6284、0.6425、0.6716,差值为0.1248。这说明木材加工业集聚效应明显,并不断强化。其中,皮革毛羽制造业基尼系数较为稳定,差值0.0464,但值得注意的是,基尼系数虽呈下降趋势,但是,其基尼系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准,2011年甚至出现小幅反弹。而文教用品制造业在经历了降-升-降的过程后,2008-2011年基尼系数下降较快,差值达到0.1091,扩散趋势明显。同样橡胶和塑料制品扩散趋势也十分显著,基尼系数差值达到0.1186。

    在Ⅲ类产业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变化最大,2006~2011年基尼系数分别为0.7183、0.6628、0.6341、0.5632、0.5103、0.4666,差值为0.2517。其余3个产业变化都在0.1以下。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除了对技术和资金要求较高的通讯设备以外,到2011年,其余各产业的基尼系数与Ⅰ、Ⅱ类产业以十分接近。总体而言,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逐步由高聚集向分散化发展,区域空间结构和经济结构也越加合理。在所研究的各产业中,除了木材加工制造业极化现象明显外,绝大部分已经逐步向次发展地区转移。

    图3.1.1 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区位基尼系数 

    3.2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群化转移趋势

    为了进一步了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趋势和方向,本文计算了江苏省13个地区各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占江苏省该行业的总产值的比例(%)。为了剔除经济总量年变化的影响,采用了相对量的变化指标,计算了2006年和2011年的比例差值。

    表3.2.1列出了10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从2006年到2011年变动幅度最大的前5个市进行对比[15]。表3.2.2列出了列出了2006~2011年每个行业产值占全省份额的前三位的地区及其各地区所占百分比份额。结合表3.2.1和表3.2.2,发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散趋势和转移路径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江苏省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都集聚在苏南地区,尤其是高关联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通讯设备制造业,2006年苏南(苏州、无锡、南京)占据92.76%,到了2011年仍占85.98%,但同时,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Ⅰ、Ⅱ类)重心已经逐渐转移到了苏中和苏北地区。尤其是木材加工制造业已经在以徐州为中心的苏北地区形成了木材制品产业集群。

    从比例上看,近年来各产业的所占份额均不断下降趋于平均,最显著的例子就是苏州仪器仪表制造业,从2006年60.66%下降至2011年的23.40%,该行业前三位中出现了南通和扬州两个苏中城市,扬州、镇江、徐州增长迅速,说明该行业出现了由苏南向苏中和苏北的集群化转移。其余各行业,苏南地区比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出现上升趋势的也主要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增长仍然较弱,这与产业转移的近邻效应有关,但是苏北地区在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增长较为迅速,这也符合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客观规律。

    表 3.2.1  13市各产业工业总产值占江苏省该产业比例差值

    地区 2006 2011 差值 地区 2006 2011 差值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草制品 徐州 33.72 53.48 19.76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造业 苏州

  1. 上一篇:扬州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2. 下一篇:淮安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1. 江苏省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2. 江苏省服装出口竞争力分析

  3. 南通纺织业产业集群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4. 南京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5. 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

  6. 江苏电视剧产业对地方性建构解构与重构研究

  7. 南通家纺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

  8.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9.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0.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2.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3.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4.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5.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6.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7.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