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文献综述
3 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选取2001-2012年全国主要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效率是指导老师提供给我们的。各省(市、自治区)的GDP我们可从《国家统计局》中得到,以GDP削减指数折算成以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的实际GDP作为期望产出变量。用于测量经济水平状况的人均GDP、政府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及职工平均工资4个变量的相关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30个主要的省(市、自治区)的2001-2012年的出口贸易情况的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4 出口贸易-碳排放效率-经济水平交互耦合机理
耦合是用来测量两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的程度,通常如果系统之间的相关性越强,那么它们之间的耦合性也越强,但是同时表明其独立性越差。从协同学的角度看,耦合作用及其协调水平决定了体系在达到临界区域时走向何总序与结构的趋势,即决定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9]。而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机理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的各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影响着系统彼此之间的特征与变化规律,而耦合度就是用来反映这类共同作用的度量。出口贸易-碳排放效率-经济水平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多层次性的开放性的系统,三大系统间互相掣肘、彼此依存且又互相促进,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5 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评价标准
系统耦合度是用来描述各系统及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交互作用的强弱程度,它最终显示系统的演变特征和规律[10]。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系统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协调体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趋势[11]。随着出口贸易与碳排放效率和经济水平的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发展,只有相互促进的三个系统才能产生协同效应。为了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出口贸易、碳排放效率和经济水平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本文采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度量。
5.1 协调度
经常使用的估算协调度的方法是计算间隔协调度的统计指标,就是衡量系统间的距离,以此判断这些体系之间是否协调[12]。在研究各省(市、自治区)出口贸易、碳排放效率、经济水平的问题上我们采用上述方法。通过计算、综合各省(市、自治区)的碳排放效率、出口贸易额以及经济综合指标的大小,来判断省(市、自治区)出口贸易、碳排放效率与经济之间是否达到协调的状态。设PE、ED和TF分别代表省(市、自治区)经济综合指标、出口依存度和碳排放效率(以下均用PE、ED和TF来表示)。度量他们的发展水平的函数分别用f(y)、g(z)和h(x)表示,PE、ED和TF的协调意着f(y)、g(z)和h(x)的相对离差系数小,离差系数就是变差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变差系数=标准差/平均值
用此结果来判断三个不同变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各省(市、自治区)f(y)、g(z)和h(x)的相对离差系数越小意着碳排放效率、出口贸易额与经济的协调程度越高。
目前,许多学者计算协调度多采用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和耦合系数模型,建立多个系统之间互相作用的的耦合模型[13],设计变量(表示一个系统) ( ,即:
根据此式可以推理得出碳排放效率、出口依存度、经济发展水平三个系统的耦合度函数:
其中 , 分别为碳排放效率、经济水平和出口贸易的评价函数,其中碳排放效率利用化石能源消费量及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来进行计算得出各省的不同时期的碳排放效率;出口贸易用出口依存度来衡量,即:地区出口贸易额/地区生产总值;经济水平用人均GDP、政府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及职工平均工资衡量。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出碳排放效率、经济水平和出口贸易之间的耦合度。